2012年6月1日星期五

乡土诗创作的一个新范本_陕西梦野_新浪博客

 

乡土诗创作的一个新范本

(2012-05-30 17:51:30)分类: 梦野时分

乡土诗创作的一个新范本(摄影青青)

乡土诗创作的一个新范本

——梦野组诗《神木》暨诗集《在北京醒来》座谈会纪要

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鲁迅文学院,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梦野组诗《神木》暨诗集《在北京醒来》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高洪波、李敬泽、雷抒雁、胡平、成曾樾、邱华栋等与会专家对梦野的诗歌创作给予肯定,认为他在乡土诗创作中有了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丰富了当代诗歌的版图,是乡土诗创作的一个新范本。座谈会由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主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表示祝贺。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雷涛因参加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不能进京,代表省作协党组、主席团对梦野诗歌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贺信

梦野诗歌座谈会主办方:

欣闻梦野组诗《神木》暨诗集《我在北京醒来》座谈会召开,我因事不能赴京,特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陕西的青年作家中,梦野是更为年轻的一代。他以自己的才情和品格创作出了极具艺术个性和地域特色的诗歌,叫响诗坛。他含隐而凝重的诗歌,时间愈久,愈能显示其价值来。本次座谈会对推动人文神木建设,繁荣陕西青年作家创作将起到促进作用。

祝座谈会圆满成功!

贾平凹

二O一二年五月八日

(贾平凹: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梦野:

祝贺组诗《神木》暨诗集《在北京醒来》研讨会在京举行!

对于南方的我看来,你生长的那片土地遥远、广渺而神奇,因你的诗歌深切而动人而刻骨铭心。你是如此热爱你的家乡,你的创作处处可见这份炽热,你的朴实无华你的诚挚敦厚你的根深叶茂,正是家乡的回赠。

你的诗歌就是那块土地的一株神木。

舒婷

二O一二年五月八日

(舒婷: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福建省文联副主席、厦门市文联主席)

中国作协创研部、鲁迅文学院等主办单位:

  组诗《神木》暨诗集《在北京醒来》座谈会召开,我因学院事务不能亲临,特代表榆林市文联、作协和我本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梦野是榆林对外获得广泛认可度的诗人。他的诗有很好的质地和创意,经多年的探索,诗的个性突出。在故乡和北京间,他以多种艺术手法,关注的是社会环境和人类的终极命运。在榆林建设文化大市的今天,培育文化名人使命重大,梦野的出现,无疑能给我们一种有益的启示。

  预祝座谈会圆满成功!

  龙云

二O一二年五月八日

(龙云: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榆林市文联主席、作家协会主席)

评论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诗刊》主编):

刚才读了这么多贺信,我觉得最让我感到敬意的是舒婷,她很少给人写贺信,而且写得这么好,说明南方的诗人舒婷,对陕北的诗人梦野,评价的非常准确,很难得。鲁院是我的母校,也是一个滋养了无数作家的圣殿,给神木的诗人开这么一个高规格的研讨会,我觉得意义非常大。

梦野的这组诗,让我们认识了神木。这个组诗,写麟州、写杨家将、写范仲淹,写陕北红军黄云爱三妯娌,为保全村民带头把敌人诱开,她们跳入悬崖。我觉得他这组诗的精髓和神韵在里面。第一个他特别真诚,我和白描能感觉到这点。梦野这个真诚反过来影响了别人,诗也体现了一种真诚,对土地、对父辈、对乡村,诗歌里面的情感是遮掩不住的,尤其是有过阅读训练的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不浮泛,不浮夸,不假模假式。第二个就是他这种非常浓郁的情怀,就是质朴中有一种像地火在地下涌流的这种情感。包括他写的《和你犯点错误》等,这些诗都很真诚,可能是另外一种情感,还有他对老父亲皱纹的描写等,我觉得都有一种特别浓郁的情感使我感动。第三我觉得眼睛很毒,就是说他的一些细节的捕捉是很难得的。我觉得梦野的成功之处还有一个就是,他所处的位置,是一个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不断争夺的一个地方。他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农耕文明和汉族这种立场,来展示了他诗的文化背景,我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有意思。

在地域方面,他有自己的独特性。为什么舒婷,一个典型的南方诗人,对他的地域诗在贺信里面那样称道。因为一般南方的人写不出来,当然可以有一次采风中的文化反差,但是真正的要往深处写,还是自己本土的诗人写得会更好一些。所以我觉得梦野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新范本,一个年轻的诗人,用自己的创作丰富了我们当代诗歌的一个版图。

雷抒雁(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诗人):

梦野让我想起年轻时的李季,我没见过年轻时的李季,但我看见那个照片,我觉得他像,或者说像陕北走出来的柳青。梦野是一个非常质朴的人,白描说他外表看不像一个诗人。

我读了梦野的诗以后,觉得他确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有创造性的这么一个好诗人。陕西有一个青年雕塑家,把陈忠实小说《白鹿原》里的人物都捏成泥人。我看了梦野的诗以后,就立即想到这个。他把人物突出,写他母亲的左手、右手,写他父亲的左眼、右眼,他把人物形象一下子给突出来了,从这个突出来的形象再进入他的精神。我想这样的写法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就事实或者人物形象的那种平面叙述,就是把人立体化了。闻一多当年在谈诗时,讲究诗歌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我想这种类似于雕塑,对人物的这种刻画,对情感的这种突出表现,打破了一般对于这个具体的事实或者是事件的描述。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写法,是梦野独特的一个方面。

无论是写陕北的人情,陕北的事情,他都让我感觉到的是一种天赖之声。他这个是原生的,他的情感就是他的血肉,他的创作是从情感里真挚流露出来的,这一点是非常好的,非常重要的。他已经成了一张神木的文化名片。陕西的名诗人、作家是陕西的文化名片。比如一说陈忠实、贾平凹就想起这个陕西,一说陕西人家就必然想起他们,所以他们的重要性就在这儿,就是陕北不仅出煤,它出文化,出创造文化的人,我觉得这一点也是非常好的。

梦野最深刻的,最能打动人的,最富有感情的,还是他写神木农村的诗。农业、农村、农民,碰撞着他,激发着他,冲击着他,这样创作的诗歌有力量,有厚重感。它包含的能力就像神木的煤一样,里头的热量比较高。像他这样一个本色的诗人,乡土的诗人,尊重自己的生活的阅历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我很欣赏他这样的诗人,觉得他的潜质是很好的。他比较年轻,前途还是很大的,希望能吸收一些地方文化的好传统。他的语言也有一个特点,节奏感比较强,但是有一些类似于词汇罗列。这种看似很丰富,看起来很丰满,实际上有一些并不是形象,而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我说这些,因为我觉得梦野是我们陕北值得骄傲的一位诗人,也是我们陕西值得骄傲的一位诗人。我希望他能够有更好的作品出来,更大气的作品出现,他有这个能力。

雷达(中国作家协会原创研部主任、评论家)

神木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给我很大的震撼。看了梦野的诗以后,有几点突出的感受。

第一我觉得梦野的诗,是用黄土的颜料来写成的。而且我觉得他有一种内在的、自然的先天优势的结构,他基本原料和色调是黄土。他的精神资源来源于大地,来源于我们民族的伦理、道德、激情这些东西。构成他这个诗歌动人的部分主要还是来自我们民族的这种生活深处、大地深处的这种诗意,这个东西我觉得资源很深厚,所以非常感觉到,非常受冲击。他的诗本身有一种天然的感动人的东西确实是原生态,但这种原生态本身也涵盖了大量的我们民族精神的元素和风土元素。他的诗,给人一种非常充沛的东西,使人感觉到浑厚、质朴,也比较深邃,有一种大地,源自大地的这么一种力量。这是一个突出感觉。第二我觉得他的诗歌创作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比较注重叙事元素。叙事元素就是说,他的小说,不是小说,就是他的诗歌里面有着叙事元素。这至少是一个特点,有的运用的非常好。第三我觉得他的诗歌,就是说他很能抓住时代敏感的特点,诗歌《在北京醒来》其中后半部分也写到了现代化对古老土地的冲击带来的感想。我觉得还有很大的东西可以挖到。他的诗歌很浑朴,这种浑朴我非常喜欢。

他依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诗人,还是打动我的,我个人是喜欢的,因为我本身也是西北人。我觉得土地那种苍茫之感被他写出来了。

韩作荣(《人民文学》原主编、诗人):

梦野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诗作,对亲人与黄土高原深切的情感,对节气的敏感与农耕的描述,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与生动鲜活的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诗多生活的实感,而这样的深刻只有生于思,长于思,活在其中。生命与生境溶于一体的人才写得出来。他最好的诗中,那种环境与心境切合,个体的独特感受。与俗常事务中新的发现与揭示,深入地理解,对诗的内在形式的把握,让作品生成了意味,是给人印象深刻的诗歌。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

能有机会参加这个座谈会,使我认识了一位很有才华的,也是对诗非常执着的诗人梦野,我感到很兴奋。那么我们衡量一个诗人,确实看他的诗。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把他放到一个历史的坐标当中,一个大的范畴之内,我觉得就要看他给乡土诗带来了什么?他是一种信息的重复,还是在一种实际当中能够有新的发现?能够有新的事情?我个人觉得,我在梦野的诗歌当中,确实是看到了他对乡土诗的写作,有他的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

梦野诗歌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扎根于养育他的土地,这就是神木。每个诗人都有自己这样一个,专心营造的这样一个抒情的境遇。我觉得,梦野实际上没有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村庄,他的范围扩大了,立足于神木。我觉得他更突出的成就是反映在《在北京醒来》这部诗集当中,这是近年来他诗创作一个精选。

北京是他一个抒情的参照物。梦野确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地之子”。在他的诗歌当中,我感到他给我们呈现了一种现代意义的乡土,就是那种浓重的历史感。他立足于乡村,他这种思考相当慎重,结合的是农民的命运。

梦野诗歌,特别是在乡土诗写作当中他的这种贡献,我认为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诗人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诗人,而且他对诗这么热爱,这么执着。我今天和他第一次见面,觉得很喜欢他。他这种性格,不张扬。不像某些诗人,太轻浮,太有意识地去炫耀,或者是如何炒作自己。

阎晶明(《文艺报》总编、评论家)

梦野自然的呈现,我觉得就很好,包括写神木这一组诗,我个人认为也挺好的。对乡土、乡村、亲人的描述,深含着一种眷恋、一种回味,我觉得都是写的很好的。八辑中,我觉得写的最好的是《和你犯点错误》,这是他的一组情诗,我觉得写的特别好。他表达的是一种别人不可以替代的爱情的一种感觉,因为他写的非常有细节,非常有意象。这整个几组诗里,只有一个共同的意象就是一个叫妹妹或者什么,但他表达的那种感情,爱而不得的那种感情,我觉得特别好。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在陕北或是像神木这样的一个地方继续生活下去,继续写诗的诗人就应该开掘这样的资源。就是他的感情必须是真切的,具有当代人的这样一种真切的表达。他很多的意象,很多东西又是和那个地方的生活,和他那地方的人与人之间密切的关系,我觉得他找到了,而且在那组诗里面,他的语言也是非常的有特点的,是有个性化的,是更具个性化的一种诗意表达。

白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员、评论家):

我能从作品中能感觉到梦野是一个执着的,坚韧的,强劲的也就是说很有力量的这么一个人。但是,从实际上他这个人其实看起来的话是有点土,还有点本分,甚至于说他还是一个腼腆的人。

他的作品我读了之后,印象特别深刻,他得以赢人或者说他在这一群人中成为“这一个”,我认为是他的诗作呈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意境与气韵,这就是把写作始终与神木联系起来,这个印象特别深刻。我觉得他无论写什么,其实都是在以个人角度和层面去写神木。从他的诗歌来看,我觉得他几乎是一种全身心的拥抱,跟一般写家乡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我能感觉到就是他那种热忱、热烈、热切、热血的程度是少有的,是在我看到的,读到的青年作家、诗人的作品是比较少见的。我觉得他几乎是带着神木的一种东西,神木给他注入了一种东西,在诗歌中燃烧。这是他给我特别突出的印象。

《在北京醒来》我觉得他其实写的是家乡和他的一种生命的精神联系。这个作品里头,他有很多诗句,把家乡拟人化,甚至人格化。就是他思念家乡,家乡同时在注视着他,而且满含热泪,就这个意象我觉得那确实是诗人的,而且不是一般诗人的,包含了一种敬仰的身份在里头。我认为,他不是一般的写家行为,可以说他和神木是相互的馈赠,是彼此骄傲。

李小雨(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诗人):

梦野这两本书中的好多作品,是经过《诗刊》发的。他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了很长时间,途中进入鲁迅文学院,诗里面也可以看出来他有好多新的元素在里面。就是他的那种镜头感,有些诗像叙事的情节把他融入在里面,他有很多新的元素在里面。

梦野是一个非常勤奋,创作量很大,但又很严肃的诗人。《在北京醒来》我觉得很有分量,前面写乡土,写他的那种故土的生活和回忆。后面写城市,写他乡土的变化、变迁。我觉得他的乡土,和那么多写乡土的诗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写出了生命的痛感和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是最可贵的。他很多细节的捕捉,感情细节的捕捉,我觉得很难得,有他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没有经过这个生活,神木的、高原的这种贫困的生活之后,历练之后不会写出来。

梁鸿鹰(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评论家)

我觉得梦野的诗还是挺新鲜的。就是说反映西北这种生活的,它历来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的主题和素材,但是我看他的诗,还是觉得很踏实的,他是一种从大地中来,这种乡土的东西很亲切。有一个国外评论家曾经说过, “诗歌实际上是生活的表现,或者更确切点的说,就是生活本身”。我觉得梦野的诗是一个很好的引证。他的诗歌确实是生活之歌。我们能够在这里看到最多的,就是诗人对生活状态,对过去的生活,对农村的生活以及是我们这个大的时代里面村庄的生活的反复吟唱。他有一次上坟,他说自己上了多少次坟,他不记得,多少次都没有这次深刻。他说他想再往下走一走,找准死后下葬的位置,看时光如何将他一点点挖空,像这种句子都给人一种非常好的感觉。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

我很同意刚才各位对梦野的肯定,确实可以用很多个关键词来概括他的一些特点,比如说,纯朴。我觉得梦野的诗写的非常质朴,不装,没有矫揉造作的东西,这个是原自他性情的优点,再有一个就是安静。这个安静我觉得现在的诗歌大部分的文本特别躁动。那么在梦野的诗歌里面我更多感觉到的是一种沉静的、人性的、温暖的东西。那么还有一个词我觉得可以叫做诚实。我觉得他一直把他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经验,袒露给读者,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比如说,刚才大家都提到了,认为那首诗不错,叫《和你犯点错误》。

总的来说,我就觉得梦野的诗歌经过了一个成长的过程,就是有早期的朴素而相对的有一些直露到逐渐的深厚有弹性,到最近一两年他的诗歌我注意到有点陌生感了。所以我去年作年选的时候我还选了他两首诗,我觉得他的诗歌确实进步很大,他句子的提炼和诗意的把握包括意向的构造、味道的传达渐入佳境,有了很大的提高。

商震(《诗刊》副主编、诗人):

梦野的乡土的诗,这与伪书情者有所不同,首先他是把自己的心灵与情感稳固在他生活的乡里面,并与这种稳固来获得诗意。其次,他始终保持了对他自己的乡土的敏感,不断的使之陌生,不断的动用出新意,并以这种顿悟来展示才情。他的乡土诗有着普遍的时代的精神和的个人化情绪。他笔下的乡土是他生命经验和情感经验的综合反映也是他激情释放的主要通道。他在他生活的乡村里捕捉人物、景物和事物,捕捉思想和诗意,然后按他的自己的所思、想、所悟在以诗歌的方式表述出来,这些表述无论是妥贴的还是过分的,都是他自己,他的诗是他自己的创造。

梦野也游历过许多城市与名山大川但在他的笔下诗中各个异地城市和名山大川都要与他生活的乡村进行比较,这些比较都无一例外的表现出对家乡的眷恋,也就是他走到何地、何方,他心里的温暖都是生他养他的乡村给予的,这是他诗中的高贵,也应该是诗人本身的高贵。他的诗有着感情丰沛而不张扬,词语朴素而不乏饱满,表述稳健,真挚内敛的特点。任何一首和一部经典作品并不一定要依赖大胆创新带来的冲击而成为经典。像了这样坚持老黄牛精神,坚持忠实于自己的精神,他在创作,同样释放着诗歌的魅力。

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员、评论家):

读梦野诗很有感慨,一种非常内在的感动,很激动的一种心情。

那么在他的诗里面,我能看到作为一个陕北之子,虽然他比我小很多,但小时候他也一定体验过陕北人生存的艰辛,生活的那种苦难。我不奇怪,感觉这些诗都写的很好。写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写老有所养,这些诗我觉得都是有真情实感的。那么像《在北京醒来》我同意刚才白烨说的,其实他是唱给陕北的,也是陕北在他心中那种萦绕不去的乡情,深深的对故乡的一种爱恋,把它都抒发出来了。

信天游对梦野的诗是有影响的。但我觉得这种影响是远远不够的。

唐晓渡(作家出版社编审、评论家):

我和建军不一样,他有一份陕北的感情,我只是直接从文本进去。在地铁上我带着《在北京醒来》一看有点意思。我觉得有意思主要是前面,《不敢看母亲流泪》以及后面的《在北京醒来》。

他给女儿的那首诗里,写到身上的三颗痣,我觉得比较有意思。因为我从痣的意象就想到指纹。他的诗里刚才清华教授也讲,他故乡带来的那点泥土,里面带着父母的体温和指纹。这个指纹很有意思。我试图找一找三颗痣是什么痣?因为他说女儿如果迷失的话,他可以凭着三颗痣去找她,也将会照亮她的人生道路。我想了一下,梦野也有他的三颗痣。这三颗痣是什么?第一个是一往情深,梦野是一个一往情深的人。说实在,这本诗集说到底其实写的就是亲情、爱情和乡情。第二个就是黄土神木,这个里面我是从他的一种文化遗传和生命密码这个角度去看的。第三个就是伤痛,我觉得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因为梦野的整个的成长道路深含着一代人的疼痛。这样的三颗痣,还有我说了一种和神木互相辨认的指纹,那么使我想到了,从形式上看梦野的诗,这个意识还是比较自觉,因为我觉得很奇怪,就是说这个形式对诗人的这种指导,有时候很有意思。

梦野基本上的调子是叙事的,有了叙事文学,用诗歌来叙事是一个很危险的一件事情。我觉得他在破这个叙事性。就是他采用的一个就是刻画,第二就是特写。就是用很多特写的蒙太奇剪接来使得叙事本身的那种惯性或者说他可能导致的一个平面化完全把他破了。第三个是节奏,梦野诗的节奏感是很强的,尤其是在后面的就是《在北京醒来》尤其是《在北京睡去》里面大量的使用并列。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特别的毛病,因为对梦野来说这种本身带有特别意味的东西,能够对叙事性本身造成一种间断和颠覆,至少他能平衡住这个东西。

敬文东(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文学传播学院教授、评论家):

  我在梦野的诗里,读到了很多挽歌的性质,尤其是第一、二集里面,有着对乡村那种,说哀悼可能重了一定,说挽歌性质是没有问题的。在读这本书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想的问题,就是咱们的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如何把握这个物。刚才晓渡老师到叙事的问题。

  梦野的诗里面用到了很多乡村里边的那种意象,实际上我们如果从物的角度来说,他属于悟的范畴,就语言如何把握这个事物,我们的诗是如何去把握悟的,这个问题我到今天为止没有答案,但是,我看了梦野的诗时,觉得这种把握的方式很亲切。

  刚才晓渡老师说到叙事的问题,就是他其实隐含了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在叙事的过程中间其实应担负起每一首诗发明一个新形式的意思。我要说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重新在词和物之间,建立一个我们没有见过的那种联系。

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评论家):

  我讲的比敬文东还要短。关于各位对这个诗集的讨论的观点我很同意。

  我读了他的诗感觉是到处都有诗,我觉得诗人的这个诗的触角非常发达。我觉得是提炼诗兴、诗意的能力我觉得也很丰富,有真情实感,刚才多位先生所谈到的很多的包括他的意象的提炼,细节的提炼等,这些我觉得都是很同意,我觉得他确实是一个能够证明生活和诗歌关系的一个作品。

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评论家):

梦野从节令解读故乡,并找到了他自己的涵纳诗心的入口;从大的方面看,诗人置身于现实的城乡之变,节令带动的记忆又使他依此找到了历史与今天和未来的联结。节令在诗意表达上具有伸缩功能,小到时序,大到时代,都是节令这一中间区域的延展部分。韩作荣老师称许《城里买回一把锁》,我深深赞同,可以说,有了这首诗其他很多诗就可以不用写了。

他的诗集叫《在北京醒来》,诗人确实聪慧有趣,《在北京睡去》是非常出色的一组诗。整部诗集读下来,会感觉出独特的诗风和习调。他有一颗柔软的心,沉浸在故乡的诗心。

郭艳(鲁迅文学院教研部副主任、评论家):

  因为时间实在太紧张,我简单的讲两句,我对《在北京醒来》这部诗集的感受,也写了一个小稿子,简练说几句。我觉得他节令的意向,对于农村的意向,从乡土经验一路走向对于现代城市的触摸,北京巨大意向的惊醒,是对于乡土经验和情感包括对于都市现代精神体验的一种梳理、感知和呈现。

  我对他的第二辑的《矮下去的村庄》的意向比较感兴趣。因为对于新的乡土诗写作来说,这组诗歌的意向很有意思。他的诗充满的这种精神的焦灼,但他的诗能够飞升起来,这是我对他第二辑这个诗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还有一句话就是从第五集开始,其实梦野是写了他这颗从神木生长出来的树,他没有办法不遭遇现代性的这样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从乡土当中出走来,就是从故乡带来的泥土,这首诗的非常精彩,最后他还是感觉到天冷了,一个人在异乡的夜里,在方言织成的布里,寻找逝去的那一点暖。那么这种寻找,我认为可能是梦野诗歌的进一步呈现,从而达到陌生化的一个阅读效果,更具有象征性的诗境。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评论家):

首先是祝贺梦野诗歌研讨会的召开和如此认真和漫长的进行。现在是十二点半,这是我所开的研讨会中时间最长的了,这个也充分反映了大家的热情。

梦野写了这么一个组诗《神木》,我觉得写的也很好。读了这个诗,我等于是到了神木一趟,等于是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蓬勃发展的地方,它的历史,它的现状和它的精神风貌。我觉得这样的诗也还是有价值的,起码神木人民是很喜欢的,很爱读的。一个诗写出来,让全国人民都爱读其实也不容易,但是我们能做到让神木人民爱读这就已经很了不起。所以这样的诗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他的整个这部诗里我其实最喜欢看,说老实话,我也可以像朋友们一样,高度地肯定一下他的乡土诗。一个来自神木的深深的在精神上具有自己根性的这样的诗人,他是如何应对、表达和容纳我们这个时代如此复杂的经验。我想即使是身在神木,这种经验也同样是复杂的,如此复杂需要我们有强有力的语言和形式,当然也有我们强有力的思想力量去把握他,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梦野已经做了很多,做的很好,但是我们可以给他提出更高的期待。

梦野答谢词

感谢主办方,感谢与会者,感谢祝贺人,没有你们的关爱和主持,就没有今天这个座谈会的举行。

  诗歌是我文学中的故乡。其他的文体就是我的邻乡。我是一个耕者,诗歌里的庄稼,将养育我的故乡复活,投射着社会变迁和人间百态。各位专家赐予我新的阳光、节令、雨水、养分,我深感幸运。相信在文学的秋天,在故乡与邻乡,我会收获更多的精美的粮食。

  谢谢大家。我会用新铭记你们的恩情——生生世世!

本次座谈专家提到的主要组诗有:

《和父亲上坟》

《我不敢看母亲流泪》

《矮下去的村庄》

《乡村:神的记忆》

《你是最爱》

《和你犯点错误》

《在北京醒来》

《在北京睡去》

《神木》

(鲁迅文学院,根据录音顺序整理,全文共四万余字)

乡土诗创作的一个新范本_陕西梦野_新浪博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