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星期一

蘋果日報- 品酒樂: 如雷貫耳的「伯樂」 - 劉信全(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WSET課程導師)


品酒樂: 如雷貫耳的「伯樂」 - 劉信全(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WSET課程導師)

人生在世,遭逢際遇變幻莫測;有的人「有心栽花花不發」,但有的人卻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上期說過一個寂寂無聞的「伯樂」的故事,今期說一個如雷貫耳的「伯樂」的點滴。

羅拔派克(Robert Parker Jr.)名字,相信是稍為對葡萄酒有點認識的人都不會感覺陌生的名字。他是全球最著名的酒評家,曾在2005、2007、2009和2011年連續四次被英國權威葡萄酒誌《Decanter》選為全球葡萄酒界最具影響力人物的前三名之一。他創立的以100分為滿分的評酒機制,在全球被廣泛地接受及仿效。更甚者,他對葡萄酒的評分,特別是對波爾多酒的評分,已被全球人士視為金科玉律;被他評為超過90分的酒,馬上受到追捧,酒價如坐火箭,直線上升。但如不幸被評為85分以下,或評分從高處被調低,就算是出自波爾多五大名莊的葡萄酒,酒價毫無疑問地便會馬上掉下來,屢試不爽。作為葡萄酒的「伯樂」,他點石成金的影響力,已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舉個近例,2008年的波爾多葡萄酒,派克的評分,在全球其他有名的酒評家都發表後才遲遲宣佈,但發表後,市場的酒價馬上大幅波動,獲高評分的,酒價的升幅在兩、三日內上升百分之五十或以上。


這麼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按常理猜度,必是來自法國釀酒世家或是酒業高層,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派克是美國人,出身自馬利蘭州以務農為主的社區,專業是律師,並未受過葡萄酒方面的正式訓練。他鍾情葡萄酒的過程,充滿詩情畫意,全因追女仔而起。事緣他當時的女友(現時的妻子)去了法國留學,他到法國去探望戀人時才初次邂逅葡萄酒。在1978年更着迷到自資出版一本《The Wine Advocate》,以保障消費者權益為主的刊物,起初只有600個訂戶。但時來運到,他對1982年的波爾多酒花的評論成為他生命中一重要的轉捩點。


話說1982年是波爾多異乎尋常的一年,炎熱乾旱,是極難得的絕好年份,葡萄都成熟得非常之好。釀製出來的酒非常強勁、濃烈,並很快便可以飲用,但普遍酸度卻比往年的低。按當時的一般認識,這種酒的陳年潛力有限。在嚐過當年的新酒後,派克卻一反當時的主流意見,認為1982年的波爾多葡萄酒是難得的好酒,鼓勵他的訂戶大量購入酒花。事後證明派克的推斷是絕對正確的,而派克亦從此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


派克的另一主要成功因素是他引入以100分為滿分的評分制,這制度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它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節奏。對全球曾入過學校讀書的人來說,這是一簡單易明的制度,把它套用在評酒方面,消費者連詳細的酒評也不用看,馬上便可以理解到在一堆酒中,哪些酒派克認為是好的,哪些是較差的。在現今樣樣都講求效率的社會,這正好合乎大眾的需求。當然明智的消費者會先把自己的口味與派克的口味核對一下,看看二者是否相同才決定是否跟從。


筆者與派克的口味是十分相似的。在2007年,筆者曾在倫敦參加一大型波爾多2005年新酒的試酒會,去前預備了兩份新酒的試酒評語,一份由派克撰寫,一份是由英國一擁有葡萄酒大師稱號的著名女作家、酒評家所撰寫的。在試酒時,筆者對每一款酒都把自己的感覺與兩份酒評核對,結果是,每一款酒派克的評語與筆者的感覺如出一轍,引起共鳴。但反觀那女作家的評語,與我的感覺大相逕庭,令我興起究竟我們是否喝着同一款酒的疑問。


從派克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派克不單止是相酒的「伯樂」,也是對自己的潛能有很好的掌握,把自己對葡萄酒的熱誠,轉化為成功的事業,這對本港的「虎媽」、「虎爸」來說,不是有很好的啟發作用嗎?把孩子們的潛能發掘出來,鼓勵他們做感覺有興趣的事比強迫他們學一大堆乏味的技能不是更有意義嗎?


最近派克把他在《The Wine Advocate》的控股權的大部份出售了給一新加坡的公司,看來已有退休的打算 ,今後酒壇失去了這位「伯樂」,將會是一番甚麼樣的局面將會是一耐人尋味的事。但世上無不散的筵席,這不是正好與本版的情況一樣嗎!

上一則: 唱片推介: 天籟級寧謐Celtic民歌 - 馮禮慈

下一則: 女三國與李清照 - 石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