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日星期六

蘋果日報- 探針:曾俊華與梁振英天各一方 - 吳志森

谈论香港政局,很有启发性的一篇文章,读后对香港某些政治对抗多些了解。

探針:曾俊華與梁振英天各一方 - 吳志森
梁振英政府第一份財政預算案,由前朝留下來的財金官員曾俊華宣讀,別有一番味道。

 梁振英組班初期,誰進誰出,誰留誰走,謠言滿天,但曾俊華和陳家強這兩位財金官員的名字,一開始,早已牢牢的釘在牆上,雷打不動。這兩個重要位置,即使梁振英千萬個不願意,都不能換。中央把他們留下來,說得好聽的是為了香港金融制度的穩定,說得坦白,是派曾俊華看管梁振英,制止梁氏政權的民粹妄動,防止梁振英把香港經濟金融體系搞得崩潰。

 梁振英當選後企圖改組政府架構,推動五司十四局方案,其中建議增設副財政司長,人選是後來給劏房和酒駕弄得焦頭爛額的陳茂波。這擺明是衝着曾俊華而來,要架空這個前朝遺臣,收回財金大權,最後因為立法會拉布而胎死腹中。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梁振英再接再厲僭建金融發展局,顯然也是希望插手財金政策,奪取金融大權。但金發局無論是名份、架構、性質和權力都不清不楚,名不正則言不順,引發排山倒海的批評,在以財金官員為主的公務員集體抵制下,一縮再縮,淪為政策局下的一個諮詢機構。

 有了這樣的背景,就會比較容易明白這份財政預算案的深意。不少評論都看出,曾俊華的預算案,無論是理財哲學、遣詞用字、政策方向,都與梁振英的施政理念天差地別。梁振英的大政府傾向,「適度有為」實質是「大有為」的方針,不惜一切開發土地以迎合房屋需求,在在都希望用政策討好市民迎合民粹,曾俊華在預算案連消帶打,一一化解。從內容看,與其說這是梁朝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不如說,這是大市場小政府施政方針的延續,完全維持前朝熟口熟面毫無新意的所謂派糖紓困措施,在討好民粹方面,甚至比曾蔭權年代還要倒退。

 以今天的民望和民間的怨氣,以六百多億盈餘和七千多億儲備水浸庫房的狀態,以梁振英討好民粹的施政邏輯,今天的政府,沒理由不效法澳門用派錢的方法來提升管治的合法性,沒理由不用甜頭來贏得市民的掌聲,沒理由不慷納稅人之慨來紓緩政府的壓力,但曾俊華卻偏偏不肯這樣做。陰謀論者會認為,來自前朝的曾俊華不賣賬即使不是在搞破壞,也是在拖梁振英的後腿。但更大的可能,是曾俊華漂亮地超額完成了中央政府交付的任務。

 從這個角度觀察,曾俊華的「要遙望繁星,也要腳踏實地」在譏笑誰呢?呼之欲出。梁振英和曾俊華的辦公室可能只在隔壁,但咫尺天涯,天各一方,你有你嘅生活,我繼續我嘅忙碌,雖然同場開會,甚至朝見口晚見面,但卻是各自修行,各有盤算。

 梁振英迫不及待地出來認:「今日財政司司長宣讀的財政預算案是全面配合我的施政報告的。」這種此地無銀,就顯得很可笑了。

吳志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