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5日星期三

蘋果日報- 中國「搶」烏克蘭5%土地

中國「搶」烏克蘭5%土地

風水輪流轉,19世紀末曾險遭列強瓜分的中國,在21世紀初反過來在世界各國「搶地」,繼立足非洲和南美後,現在「搶」到東歐,將烏克蘭5%土地「收歸旗下」──中國最大農墾企業近日跟「歐洲糧倉」烏克蘭簽署協議,租用該國300萬公頃農地生產糧食,幫助餵飽中華大地13.6億張嘴。

據新華社報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建集團)與烏克蘭最大的農業集團KSG Agro簽署了合作協議,初步烏克蘭會提供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Dnipropetrovsk)10萬公頃優質土地,供新建發展農業,包括耕種和養豬,而最終出租的土地會高達300萬公頃,面積相當於一個比利時或27個香港,租用期為50年,外國傳媒指涉款逾26億美元(202.8億港元)。



■超過13億張嘴,要餵飽絕不易。路透社

13.6億人消耗全球1/5糧食
烏克蘭是歐洲擁有最大片陸地的國家,而且土壤肥沃,是歐洲傳統農業大國,20世紀一直被稱為「蘇聯的麵包籃」。儘管共產鐵幕倒下後,烏克蘭農業發展步伐緩慢,但穀物還是多得吃不完,現今仍是世界重要糧食出口國。


反觀中國人口已達13.6億人口,估計到2050年就會增至14億,消耗全球1/5糧食,而城市化、工業化卻令農耕地迅速減少,只佔全球的9%,糧食求過於供,不但引致糧食安全水準急降,而且密集式種田也令農地沒有休耕期,土壤日益貧瘠,影響收成,因此極有必要將農業外判。


因此中國早就在非洲和澳洲買地進行農耕,在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也有種大豆、玉米和棉花等;早前開始伸手到東歐,在保加利亞投資1,000萬歐元(約1.05億港元),計劃種玉米、飼料和向日葵等,收成後都會運回中國。而這次染指烏克蘭就更合理,因為比起非洲、南美、澳洲等,烏克蘭在地理上更加接近中國,而且協議一落實,烏克蘭將會成為中國在海外的最大農耕中心。

有助烏克蘭農耕現代化
這次中烏協議,有西方傳媒形容是中國「買起」烏克蘭土地,更有關注組織擔心會把小農戶迫離農地,造成失業和妨礙長遠發展。KSG集團就澄清說,協議絕非把土地賣斷,而是藉着出租耕地,在中國企業幫助下,將烏克蘭農耕現代化,包括改良土壤、水利灌溉、農業機械、農業物流和農產品加工等。


國際智庫「跨國研究所」(Transnational Institute)的普蘭克也指出,這安排並非百害無一利,除了有助烏克蘭農業現代化外,還有附帶利益,因中方會協助烏克蘭發展基礎設施,大興土木,在克里米亞地區(Crimea)建設公路外,還會興建大橋,橫跨刻赤海峽(Strait of Kerch),連接克里米亞和俄羅斯的塔曼(Taman)半島,「協議帶來新技術和令效率改善,是好事,但對環境的影響有待研究」。


英國《每日電訊報》/第四頻道網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