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3日星期四

蘋果日報- 酒在醉前:葡萄大混戰



酒在醉前:葡萄大混戰

葡萄酒擁有如此多不同風格口味,成因繁多,包括氣候、土質、釀酒方法的差異,不過,最重要的因素,是葡萄品種的分別。不同氣候、土質、釀酒方法打造的Merlot葡萄酒,分別不會太大;在同一塊葡萄園種植Cabernet Sauvignon和Pinot Noir,獨立釀成的酒,卻不是專家也可以輕易分辨出來。


■Tuscany將波爾多的風格加入地道色彩變成Super Tuscan。

我們最先接觸葡萄的味道,是透過吃葡萄的經驗。水果葡萄品種不多,流行的只有十多種,例如無核青提Thompson Seedless、鵝卵石形黑提Autumn Royal或巨型圓粒紅提Red Globe等等,我們吃過之後留下記憶,認為這就是葡萄的味道。不過,釀酒葡萄的種類卻多達二萬種,即使不是每種都帶有獨特的味道,但始終跟我們慣常吃的水果葡萄頗大分別。例如當你放一粒Cabernet Sauvignon進口,你會覺得有如黑加侖子的味道,而吃Pinot Noir的話,又更像櫻桃。不要以為葡萄就是葡萄,其實不同品種各具性格。

把醜小鴨變天鵝
有黑加侖子,有櫻桃,有李子,有荔枝……甚至有貓尿,偏偏就是沒有葡萄的味道!不是說錯,不是說漏,原來很多釀酒葡萄的確沒有我們熟悉的葡萄味道。你要明白,絕大部份有商業道德的葡萄酒生產商都不會在產品加入化學香精,亦不能加添葡萄以外的任何水果,你喝到的味道都是葡萄品種本身的味道。


當然不是每種天生明星相,大部份都只是面目模糊又或缺點多多,例如太酸或是太甜,為了令到這些品種可以由醜小鴨變身天鵝,不至被其他有能力獨當一面的貴族壟斷酒壇,釀酒師往往會將多個葡萄品種勾兌,採長補短,設計出更平衡的終極味道。有些配方,更加成為經典,不單建立了一個產酒區的風格,更加成為了其他地方模仿的對象。就像音樂類型一樣,流行之後傳到世界各地,粉絲愛上了嘗試學習偶像,有的似模似樣,有的青出於藍,衍生出一個流派。


在眾多的葡萄大混戰之中,最受歡迎的無疑是法國的波爾多配方。當地的紅酒都是勾兌多個葡萄品種而成,單一品種非常罕見。AOC法例規定波爾多紅酒只可採用Cabernet Sauvignon、Merlot、Cabernet Franc、Petit Verdot、Malbec及Carmenere合共六個品種,不過自從葡萄根芽蟲在19世紀中出現而迫使重新種植所有葡萄,農民大都當機立斷,放棄了Malbec及Carmenere,只留四種,令到波爾多紅酒由六大金剛邁向四大天王的新年代。


波爾多葡萄四大天王
波爾多不錯是國際酒壇的大哥,但這個舉世知名的產酒區並非一塊順風順水的福地。波爾多近大西洋,海洋性氣候特別潮濕,平原地勢也不利排水,遇上嚴冬,葡萄更會出現成熟度不足的問題,釀成的葡萄酒會散發着青燈籠椒般的蔬菜味道。葡萄農放棄Malbec及Carmenere的原因,正正是這兩種葡萄成長周期特別長,風險相對更大。保留的四大天王,各有存在價值。基本上,Cabernet Sauvignon和Merlot味譜非常接近,一山毋須藏二虎。不過,Cabernet Sauvignon強勁的單寧有助提高葡萄酒的陳年能力,Merlot單寧相對低一點,但勝在比Cabernet Sauvignon早約兩星期收成,波爾多在葡萄收成的九月份開始雨季,兩星期往往成為生死存亡的關鍵,種植Merlot,基本上就是為生意購買保險。


遇上豐收年,釀酒師會採用更大比例的Cabernet Sauvignon。Cabernet Sauvignon成熟度不理想的一年,則會增加Merlot的用量,所以每年的配方均有出入,而好年份亦會擁有更長久的壽命。另一方面,需要更多時間生長的Cabernet Sauvignon,適宜種植於碎石地,右岸土質主要是粘土,農民會力捧在粘土如魚得水的Merlot。因地理差異,左右岸各自發展出一個味道上的風格。


■Xavier Vignon的100%及Chateauneuf-du-Pape白酒,均由多個葡萄品種混合釀造。


■Cento Uve,呷一口已經嘗試到152種葡萄。

Cabernet Franc及Petit Verdot亦各有戲演。在氣溫過高的年份,葡萄過度成熟,天然酸度失守,釀成的酒會變得太甜,天然酸度高的Cabernet Franc可以拿來作為控制葡萄酒最終酸度。至於擁有強勁香料氣息的Petit Verdot,則能為葡萄酒增加層次。葡萄比例拿揑得好,便可釀成口味平衡的葡萄酒。


波爾多配方成功之後,由舊世界到新世界的產酒區均可以發現粉絲的影蹤。有的用上四個葡萄品種,亦有五個或六個的。澳洲又會加入波爾多沒有的Shiraz,或者只用Cabernet Sauvignon及Shiraz,稱為Cabernet Shiraz……畢竟Shiraz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葡萄品種。去到意大利,Super Tuscan的基本配方也是波爾多,但為了凸顯地區色彩,也會勾兌一點Tuscany之寶Sangiovese。


法國南部的隆河谷,也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配方,近年來亦吸引了大批粉絲。以紅酒計,北隆河谷主要以Syrah為材料,有些AOC,例如Cote-Rotie 則會加少量白葡萄Viognier。南隆河谷基於風土差異太大,採用的葡萄品種自成一派,主要是Grenache、Syrah及Mourvedre,縮寫成GSM。南部最流行的Chateauneuf-du-Pape,釀紅酒會用上13種紅、白葡萄(經過變種,已經增至18種),現在堅持保留傳統的酒莊已經越來越少,Chateau de Beaucastel是其中之一。


另一個成功的葡萄酒配方是香檳,遍佈世界各地。香檳法例批准種植七種葡萄,包括Arbanne、Chardonnay、Petit Meslier、Pinot Noir、Pinot Meunier、Pinot Gris及Pinot Blanc。不過常用的只有Pinot Noir、Pinot Meunier及Chardonnay三種,更有很多人誤會全部僅得三種。跟Chateauneuf-du-Pape相反,香檳以紅白葡萄釀的只可以是白酒(或粉紅酒),不能釀紅色氣泡酒。

趣味比酒味吸引
7種、13種、18種,聽起來不少,但當遇上葡萄牙Douro,還是要乖乖投降。Douro有超過60個土著葡萄品種,傳統生產砵酒的葡萄園會混合種植,現時大部份仍混種着20至40個品種,連釀酒師也沒法分辨出來。至於乾口的餐酒,因為葡萄成熟度要求更高,混種已經漸漸被單一葡萄耕作取代。


至於我喝過最混亂的一款混血產品,是意大利Piedmont地區Giribaldi酒莊的Cento Uve。莊主在酒莊圍種了152種葡萄,每款兩樹,勾兌成為一瓶,只要呷一口,即時已經嘗試了百多種葡萄,趣味是否比較酒味更加吸引?


■葡萄牙Niepoort酒莊釀酒師Luis Seabra指在Douro葡萄園混種的葡萄品種多達40個。


■GSM紅酒近年來亦吸引了大批粉絲。

作者:劉偉民
現任大中華酒評人協會主席,自由撰稿,偶爾著書出碟教學釀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