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1日星期四

蘋果日報- 飛機式愛國 - 曾志豪

蘋果日報- 飛機式愛國 - 曾志豪

飛機式愛國 - 曾志豪


文革的特點除了集體意識壓倒個人意志(群眾專政),還有一樣便是凡事都「口號化」。

當年全國街道建築物改名換號,反帝路反修路甚至有一條叫「挖修根街」,你以為是日本愛情動作片名字。

在荒謬無稽的改名笑話背後,其實便是愛國行為「口號化」,「講咗等於做咗」的形式主義。

把名字改成「反帝」,便真的能把帝王封建思想消滅掉;改了「反修路」,便真能把蘇聯赫魯曉夫的修正主義思想給反對抵制。

就沒有一個人跳出來問:等等,這不是茅山道士唸咒,憑甚麼改個街道名,便能發揮作用呢?

你覺得這種荒唐的事不可能重演,但看看南海爭端,文革的尾巴又長出來了。

抵制肯德基麥當勞,甚至衝入店內詢問食客「好吃嗎」,如果答「好吃」便質問對方「知道食物來自那裏嗎?怎麼能說好吃?」網民又在這些洋快餐店門口高唱國歌;有企業禁止員工使用iPhone 7,違者解僱。

這些行徑,其實都是「形式主義」的「愛國行為」,本質和文革時那些改名反修路一般無異。他們相信,抵制美式快餐等於抵制了美國霸權,使用蘋果手機等於站在美帝一方。

沒有人膽敢跳出來問:是肯德基搶走了南海嗎?是蘋果手機把中國領土「仲裁」了嗎?在洋餐廳門口唱國歌,便能把南海搶回來嗎?更遑論這些外資其實和中國經濟千絲萬縷,杯葛外企等於打傷自己。

無人敢說出這些常識。失控反智的年代,誰人反對誰人便是敵人。你明白文革時為何沒有一個民眾會阻止反修路出現了吧?

大眾沉溺在這些安全的愛國行為,專門向那些「稻草人外資企業」開火攻擊,其實只是集體打飛機,向文革幽靈致敬矣。

上一則: 曼谷匯率 - 左丁山

下一則: 台北暴雨的節目 - 李碧華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