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9日星期日

从《人造韩寒》看让人脑残的“五把凶器”_财经_凤凰网

 

从《人造韩寒》看让人脑残的“五把凶器”

2012年01月20日 09:12
来源:中国保险报

编者按:

日前,麦田撰写长文《人造韩寒》,质疑韩寒是“人造”,背后有人“代笔”。看了《人造韩寒》全文,麦田的确是下了工夫的,不过通篇都是猜测,全无扎实的逻辑和事实依据。但是其手法了得,往往能迷惑许多人,疑邻偷斧越看越像。甚至让当事人也无从自证清白。比如2008年起为何大幅转向公共领域?为何第二天要赛车有时凌晨还在写时评?这个要韩寒拿出24小时录影带才行。韩寒没招,宣布拿出2000万元悬赏,并且引用影视明星范冰冰的话自勉:“我挨得住多深的诋毁,我就经得起多大的赞美。”范冰冰则随后用官方工作室的微博账号发微博称,为支持韩寒2000万元征集“代笔”的证据,“愿加磅二千万,共襄盛举!”

有人说韩寒不必回应,清者自清,但此事确乎关系到人格底线,无法再让。又有人说应该支持麦田质疑,不一定是真相,总比不能质疑好。但质疑和诬陷只有半步之遥。二者最大的差距,就是逻辑。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质疑,但一定要有够硬的证据和逻辑。好比侦探探案,没有必然逻辑联系的,再“疑似”也得排除。

1月18日23时27分,事件出现戏剧性转折:麦田在微博向韩寒、韩寒的父亲韩仁均等人发了一封致歉信,称最近几天对韩寒的质疑证据不足,并表示愿承担此次质疑行为的所有责任。随后,韩寒表示接受道歉。

是非可以暂告一段落,但事件过程中还留下了两份弥足珍贵的经典文本:一是麦田的《人造韩寒》,许多人包括以思考为己任的知识分子都难免被陷进去。这类文字的媚惑力、煽动性比讲逻辑的文字强得多,所以有志于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意见领袖”的人们可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当然在这个信息公开的时代,随时要准备承担“自取其辱”的后果。另一个经典文本,是马伯庸的《从〈人造韩寒〉看如何构筑阴谋论》。本期推荐的就是这篇文章,并且改题为《从〈人造韩寒〉看让人脑残的“五把凶器”》,这是一篇让人回归正常思维的启蒙之作,层层剥开像《人造韩寒》这种不讲逻辑、不讲道理、无法抵达真相和真知的文字为什么往往特别能够走红的神秘面纱。有志于少上当受骗“活得明白”的人们,可以从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原文5000余字,编辑时作了删节。

□马伯庸

阴谋论是一个很有暗色魅力的东西,它能无中生有,把一个荒唐的话题证明得活灵活现。但它同时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完美地构筑一个令人信服的阴谋论,需要运用到许多技巧。这种技巧,是可以学习的。或者说像唐骏的学历一样,可以复制。

《人造韩寒》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阴谋论范本,有着理论上的一切特征。我很喜欢,觉得有必要做一个精密的分析,从中提炼出一些编撰技巧,供爱好者使用。

让我们仔细阅读麦文的第一部分:《韩仁均》。切掉一切情绪化的语言,只保留逻辑骨干,我们会发现作者在这一部分的立论过程是这样的:

因为一:李其纲是韩仁均的大学同学。因为二:韩仁均对韩寒精心栽培不遗余力。因为三:韩寒的作文题是李其纲出的。因为四:韩寒第二届作文不够轰动。

结论:韩仁均是韩寒的枪手,那道随机作文题是李其纲事先准备好的,是作弊。

不用说,这四个条件没有一个可推出结论。

让我把该文四条证据判断写的更明显一点,便可知其荒谬:因为李其纲是韩父大学同学,所以他必然要帮助韩寒作弊。因为韩父对儿子精心栽培不遗余力,所以韩寒必然是作弊。韩寒的作文题是李其纲出的,所以他必然是作弊。韩寒第二届作文写得不好,所以他第一届必然是作弊。

看明白了没有,这四个必然的判断句,都是荒唐的。

这就是阴谋论的第一件武器:偷梁换柱。作者理直气壮地把“可能”偷梁换柱成了“必然”,使推论看上去貌似合理,很有说服力。

这把武器非常好用,只要把读者的思维用特定手法套住,跟随自己,就足够了。

那么怎么套出读者思维呢?这就用到了第二把武器:“走进科学”。

《走进科学》这档电视节目,会介绍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但最后会给出一个非常坑爹的解释。但是从文本技术来说,这个节目非常成功,在前面90%的内容里,设置层层悬疑,不断用设问句和疑问句,把你的胃口和好奇心吊得高高的,不看到最后简直就要吃不下饭了。到这个时候,观众已经不会去注意到这些悬疑都很扯淡,完全被解说词引导住了,会不自觉地跟随着它的节奏思考。

而这种手法,在《人造韩寒》应用得非常明显。

还是以该文的第一部分为例。

首先作者劈头就说:“一个不读书(注意这个无须论证的“不读书”断语——编者注)的年轻人却以文立身,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这是一个奇迹。而本文将以独家、确凿的事实告诉你,这个‘奇迹’背后真正的秘密。”

这个开场白非常熟悉,《走进科学》几乎每一期都会用的。它是一种催眠,读者受了这种催眠,就会对常识起了疑心,这个疑心开始并不大,但会逐渐发芽成长,遮蔽掉逻辑阳光,让阴谋论得以滋生。

紧接着,作者罗列了两个事实:韩父与李其纲是大学同学;韩父对文学有执著有野心,对韩寒栽培不遗余力。

看似证据确凿,却经不起推敲。这三个判断——韩父与李其纲是同一生源、同一专业、毕业后在同一领域工作——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出两个人合谋为韩寒作弊,甚至连两个人互相认识这个基本前提,都无法证明。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了“走进科学”近乎催眠般的语言,很多读者就忽略掉这个矛盾,沉浸在暗示中:“哦,原来他们俩认识”,“哦,原来韩父对功名这么执著”,“哦,我说韩寒怎么能作弊呢”。

读者进入催眠状态之后,作者紧接着,又抛出一个绝妙的大锤。

“而让韩寒成名的《杯中窥人》,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用笔老道,最后甚至还出来了拉丁文。对于一个连英语都不顺溜的17岁少年,这似乎不可能现场写作(比较搞笑的是,文章中为了显摆学问的拉丁文,其实还拼写错了)。说实话,如果不百度一下,《杯中窥人》那篇文章别说在现场写作,你甚至都不懂其中的一些典故。”

在这一段里,作者继续在玩弄“偷梁换柱”的招数。他的逻辑是这样:

1.一个17岁少年不可能写出这种引经据典的老道文章。

2.韩寒写出来了。

3.所以他一定是作弊。

这时候,第三把武器应时而出,它的名字叫:海市蜃楼。

作者在接下来的段落,说了这么一句话:“所以你想不通吧?一个17岁的孩子居然能现场写这样的文章?然后你就开始崇拜天才了。现在,想想韩仁均和出题者李其纲的关系,你是否懂了呢?”

两个“走进科学”式的反问句,把读者质问得如醍醐灌顶,悚然一惊。我操,是啊,一个小孩怎么能这么聪明?让我想想韩仁均和李其纲的关系……哎哟我操,这内幕黑了去了。

在这两句话里,“海市蜃楼”这把武器的使用方式已经一览无余。

我们平心静气地回想一下,在这之前,作者给出了无数的暗示,实际上却没有给出任何定论。他从来没有直接说过李助韩父作弊,从来没直接说过韩父代韩寒枪文。从逻辑上来说,作者没有任何结论,但是当读者读到这里时,他不会认为作者没给结论,正相反,不断地暗示让他认为作者已经给出结论来了,结尾处这两段事实,不过是给“结论”敲钉转角,让论证更坚实。

在作者妙手之下,“结论”这个海市蜃楼,在读者眼里,变得与高楼大厦无异。

“海市蜃楼”这把武器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把读者从“逻辑判断”这个杂草丛生的地方拽出来,请上一个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作者本来应该建立一个可信的基础,然后再盖起自己的逻辑大楼。可是作者略过了打地基这一步,用未经论证的论点直接取代了结论,然后以此为基础建起了整篇雄文。

“海市蜃楼”是一个战略性武器。它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强化第一部分的结论,还对接下来的几部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经过“海市蜃楼”的培养,读者这时候已经起了疑心,认为韩寒太可疑了。在接下来的部分,他们会把这副有色眼镜戴起来,审视一切貌似可疑之处,并容忍越来越多的逻辑破绽。

作者还有第四把武器:“大海无量”。

大海无量,铺天盖地。作者用海量的数据与资料把读者淹没,一来显得专业而精准,二来让读者目不暇接,无从判断这些数据与论点是否有相关性,最终只能接受作者的结论。

作者在这一部分举的数据有两大块:有韩寒与名人的骂战统计以及文章类型的发布统计。这两部分数据,猛然一看,觉得好专业、好数据流。可仔细看下来,却没看到数据对论点有任何决定性支撑。貌似论证了许多,实际上只是把作者的观点重新复述了一遍,还是一句车轱辘话:因为韩寒风格突变,所以他背后有团队。

事实上,一个人风格突变的原因太多了,从最商业的“我需要转型”到最拽的“我乐意”,不胜枚举。背后有团队策划只是其中之一可能性。但作者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踩到笼子底下,拽出一只他最需要的可能性,扔给读者看,还吆喝了一嗓子:“看,就这么一种可能。”

这个逻辑错误太明显了,可是,在“大海无量”这一招的掩护下,读者只见到铺天盖地的数据汹涌而来,折服于作者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对他的任何言语都深信不疑。

大海无量在第四部分,达到了高潮。

在第四部分,作者认为韩寒经常在赛车前夜进行创作,这太不正常了!于是他针对赛车时间与发文时间进行了对比,这个数据对比是全篇的亮点所在,但也是破绽所在。

首先,“比赛前夜”不会必然导致“没时间写东西”,两者没必然联系。不用举别的例子,我就是一个越忙创作欲望越强烈的人,很多东西都是在忙得不可开交时迸发出来的,而且效率奇高,质量也奇高,远比坐在电脑前抓耳挠腮时强。我不知道韩寒是不是如此,但“比赛前夜怎么可能写东西”这个判断,肯定是不成立。

其次,发文和写文,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并不完全重合。

最后,也是最可笑的一个破绽。作者在数据表前加了这么一句:“我立刻发现在韩寒身上,从2008—2011年这4年来,居然有13篇文章重叠了!”(作者最后修正为9篇——编者注)

而他在之前的博文类型统计里,显示2008—2011年之间,韩寒足足有249篇文章。作为一个赛车手,只有5%的文章是比赛前夜发布的,这个数字在我看来,完全没有显著到拿出来当证据的地步。

可是作者用“大海无量”这一招,屏蔽掉了读者可能的追问。读者看到这么一个看问题的全新角度,立刻觉得耳目一新,随即又惶惑于这精密的数据与日程对比,从而放弃其数据掩盖下的逻辑大窟窿。

“区区13篇文章”,被修辞成了“居然有13篇文章”,意义立刻有了一个大反转,其给读者带来的引导效果,不言而喻。

纵观全文,我们发现,第五把武器隐然浮现:自食其果。

自食其果,又叫循环论证。它隐藏在每一部分的文字之后,于无声处掌控着读者们的心理,给千疮百孔的逻辑骨架支起一个颤巍巍的脚手架。

作者罗列了那么多疑点,为的是证明韩寒是人造的;与此同时,只有将“韩寒是人造的”作为一个确定的前提来接受,才能证明那些疑点是可疑的。循环往复,无穷匮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阴谋论”,往往其自身的逻辑框架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破绽百出。而那5把煊赫无比的武器,几乎都是用来掩盖逻辑缺陷,操控读者情绪。有志于阴谋论的同好们,从此不必纠结于逻辑上的完美,专心致志地苦练这5门技艺,就够了。

最后我得说,我不认识韩寒,也不知道韩寒是不是人造的。他也许是,也许不是,我手里没足够证据,无从判断。但从作者这篇文章里所提供的证据和论据,完全不足以得出“人造韩寒”这个结论。

从《人造韩寒》看让人脑残的“五把凶器”_财经_凤凰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