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1日星期六

蘋果日報 - 20120331 - 唐君毅名句

 

唐君毅名句

2012年03月31日

香港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
小圈子「選舉」,豬狼相爭,其中一隻,備受「知識份子」吹捧、文化人歡呼、專業人士叫好,師奶阿嬸萬人迷,只是香港首富很有保留。
他老人家不喜歡,這就對了。此候「選」人民望一直暴升,最後幾天,卻爆出他有「催淚彈防暴隊」的特殊嗜好,於是「民調」又急跌。
在英語之中,有 Lesser of the two evils之說,意思就是:形格勢禁時,要不那麼壞的那個。這句話,在一貫非黑即白頭腦簡單的社會,無法明白,於是「知識份子」帶頭起哄,很好,這次真「選」對了。
香港人的教育程度,比殖民地時代高。但教育履歷普遍大學,就代表聰明了?不是,香港是一個遍地都是學歷,但沒有什麼學問的城市。
什麼叫學問? MBA、金融管理、會計、牙醫,這些是技藝,不是學問,真正的學問,不是理工商是人文( Humanities)之學,尤以文史哲為宗。
已故的唐君毅先生,有幾句話很精警:「書易讀,亦難讀。讀『易讀書』易,讀『難讀書』難。
讀本市新聞易,讀國際大勢新聞難。讀國際大勢新聞易,讀歷史難。讀歷史易,讀瞻往察來之歷史哲學難。
讀歷史與歷史哲學易,於本市新聞知其歷史意義難。」
香港有書展,似也有許多書籍的消費者,讀的是「心靈雞湯」一類美式簡易書。
香港有許多本市的八卦新聞,香港人對國際新聞沒有興趣。唐君毅說:縱觀國際大事,必須有歷史知識。有歷史知識不夠,必須有歷史哲學修養,這樣繞一大圈回來,看身邊的人事,就會看得清楚。
像這次「選舉」,不止是豬與狼,繞一圈回來,一個孤傲刻薄,是商鞅李斯之類的人物;一個慵懶而無機心,是明朝的萬曆和法國路易十六的翻版。到底哪一個不那麼壞?這就不靠學歷,要用學問來鑑定。如此哲學,一個全民情傾八卦的飲食消費社會,不懂的。但唐君毅 50年前就看通了,這是隔世的香港絕症。

蘋果日報 - 20120331 - 唐君毅名句

唐君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唐君毅

性別

出生
1909年1月17日(1909-01-17)
四川省宜賓縣柏溪鎮周壩村

逝世
1978年2月2日 (69歲)
香港九龍浸會醫院

配偶
謝廷光
出生: 1916年12月11日
逝世: 2000年8月24日 (83歲)

親屬
父: 唐迪风 (1886年-1931年)
母: 陳大任 (1887年-1964年)
妹: 唐至中,唐德叔,唐恂季,唐寧孺
弟: 唐慈幼

學歷

成都省立第一師範附屬小學高小
重慶聯合中學
中俄大學
北京大學哲學系
東南大學哲學系,副修文學系

經歷

南京中央大學助教
中央大學哲學系教授並任系主任

· ·

儒家

Confucius Tang Dynasty.jpg

显示▼隐藏▲儒學理論

天命 良知 天理 心性 中庸 誠敬
三纲 四端 五常 五倫 七情六欲 八德
忠恕 孝悌 廉恥 名節
名教 禮樂 宗法 井田
格物致知 内圣外王 教化 和谐 大同
道統 聖賢 君子 小人

經權 文質 仁政 王道

显示▼隐藏▲儒門人物

商湯 周文王 周武王 周公
孔子 孟子

四配
复圣颜子 宗圣曾子
述圣子思子 亚圣孟子

十二哲
闵损 冉雍 端木赐 仲由 卜商 有若 冉耕

宰予 冉求 言偃 颛孙师 朱熹

显示▼隐藏▲古代儒者

中國

董仲舒 何邵公 文中子
邵康節 周敦頤 張載 程颐 程颢
朱熹 陸九淵
薛瑄 吕坤 曹端 王阳明 罗钦顺
王夫之 顾炎武 黄宗羲
颜元 方苞 段玉裁 曾国藩
俞樾 吴汝纶

日本
桂庵玄樹 南村梅軒 藤原惺窩
林羅山 木下順庵 新井白石
室鳩巢 雨森芳洲 祇園南海
石田梅岩 山下龍二 加地伸行

朝鮮
王仁 崔致遠 薛聰 白頤正
安珦 禹倬 權簿 李齊賢 李穡
鄭夢周 鄭道傳 權近 李崇仁 吉再
徐敬德 趙光祖 李彥迪 李退溪 李栗谷

越南
朱文安 黎括 阮廌 阮秉谦
黎贵惇 潘廷逢 張定

琉球

程順則 向象賢 蔡溫

显示▼隐藏▲儒家經典

四书》《五经》《十三经

显示▼隐藏▲古典儒學

中国儒学

经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实学 朴学

日本儒学
明經道 紀傳道 薩南學派 海南学派
圣学 古义学 古文献学
水戶學 石門心學

朝鮮儒學
退溪學派 畿湖學派

越南儒學

琉球儒學

显示▼隐藏▲當代儒學

學者

熊十力 梁漱溟 马一浮
唐君毅 牟宗三 方东美 徐复观 张君劢
蔣慶 杜維明 成中英 刘述先 蔡仁厚

學派

新儒家 孔教運動 學衡派 波士頓學派

显示▼隐藏▲相关事项

六艺 诸子百家 孔子弟子 纲常

儒教 书院 孔庙 祠堂 宗族

衍聖公 科举 国子监 五经博士

儒家文化圈

唐君毅(1909年1月17日-1978年2月2日),四川宜賓人。現代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師從熊十力方東美梁漱溟等,是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目录

[隐藏

[编辑] 生平

先生祖籍廣東五華,六世祖以歲荒移川。父親唐迪風,本名烺,又名倜風,字鐵風。母親陳大任,字卓仙。唐父曾從學於歐陽竟無,故先生於著作中稱他為太老師。先生自半歲起,即隨父居成都。十二歲半入重慶聯合中學求學,受蒙文通啟迪,對宋明理學產生興趣,其後師從支那內學院歐陽竟無,研習釋家思想。1925年先後入北平中俄大學北京大學,1926年轉往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哲學系。1932年畢業後返回四川任教中學,1937年受聘於華西大學。1940年任教重慶中央大學,自此獻身教育及學術界。

1949年遷居香港,與錢穆張丕介等人創辦亞洲文商學院(即亞洲文商專科夜校,1950年更名新亞書院,1963年成為香港中文大學成員學院),兼任教務長及哲學系系主任等職。唐氏在任教新亞期間,廣邀學界名宿來校主講文化講座,令香港一時成為研究中華文化的重鎮。

1957年,應美國國務院所邀,赴洋講學。1958年,與徐復觀張君勱牟宗三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3年,新亞書院與崇基學院、聯合書院合組成香港中文大學,出任新亞書院哲學系講座教授,至1974年退休。1975年,任台灣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1978年於香港病逝。

國際哲學界公認他為「當代新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2003年四川省宜賓市成立了「宜賓學院唐君毅研究所」,又建立了「唐學網」及出版《唐學》集刊,內容欄目包括「生命垂範、唐學通論、體系與方式、哲學與文化、宗教與道德、教育與人文、儒學與時代、君毅眾學、故園文化」等等。

中文大學於2009年唐先生百歲冥壽時在中大校園內樹立了他的銅像以紀念他。

[编辑] 主要著作

  • 《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硏究集》(1943年)
  • 《人生之體驗》(1946年)
  • 《心物與人生》(1953年)
  •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1953年)
  • 《人文精神之重建》(1955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