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星期四

蘋果日報- 爽人物:鬼咁鍾意粵劇


爽人物:鬼咁鍾意粵劇

麥俊文(John Clifford),22歲,美籍愛爾蘭人,超級粵劇迷,精通各類胡琴,為讀懂戲寶勤學中文,寫得一手秀麗方塊字,留美期間,曾參與麻省理工華樂團演出。今年9月,他隻身離開波士頓,來港拜師學藝,成為演藝學院首名非華裔中國戲曲課程學生,並為粵劇《再世紅梅記》任樂師,負責竹提琴伴奏。且聽這名紅鬚綠眼、卻矢志弘揚中國傳統戲曲的正宗番書仔怎麼說。


「喺香港學粵劇一直係我心願。好多人問我,你咁鍾意粵劇,點解唔去內地學?好多人有所不知,香港係亞洲保留最傳統粵劇嘅地方。內地為咗取悅觀眾,粵曲早已交響樂化。最傳統嘅粵劇,應隨樂師同演員嘅情緒而變化,容許即興演出;二弦琴同竹提琴係最古老嘅胡琴,但好多人以為,呢個世界只有二胡。


中國戲曲特有嘅傳統正一點一滴消失。但好多華人都覺得唔重要!我喺美國波士頓成長,自小同中國人好有緣份,小學時代,我最好嘅朋友嚟自長沙,佢教我講國語。11歲嗰年中秋節,我哋去咗唐人街湊熱鬧。同歐美好多城市一樣,好多歌手喺街頭獻唱,不過唱嘅唔係流行曲、唔係古典音樂,而係粵曲!


隻身從波士頓來港學藝的John,矢志弘揚中國傳統戲曲。黃耀興攝

盼將來教戲曲
我好細個就學小提琴,但嗰次係我第一次見到中國胡琴。兩條弦,同小提琴嘅結構差不多,但聲音完全唔同。其他同行嘅朋友覺得好難聽,但我就好震撼,時哀怨時激昂,恍似發現另一世界。同年聖誕,我要求媽媽買個二胡畀我做禮物,又上YouTube自學拉二胡,仲向學咗多年嘅小提琴講咗聲拜拜。


自學唔夠,膽粗粗去唐人街樂社拜師,好多樂手唔識英文,我識少少國語,手口並用。中學時人哋副修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我就學中文,方便睇曲詞。師傅見到我唔係三分鐘熱度,手把手教授;有朋友喺MIT(麻省理工)讀書,又介紹我去華樂團,認識到香港有個紅線女、有個粵劇諧星叫盧啟光。


家逢周一至六,我喺學院上堂;周日就跟老師以單對單形式改善技術。希望將來可以一邊做樂手、一邊喺學院教戲曲。雖然好多人都話,一個外國人教中國戲曲係咪好古怪?粵曲都冇人聽啦,仲學嚟做咩?但我就話,呢啲都唔重要,你熱愛啲咩,就要堅持,係咪?」


記者:呂麗嬋


粵劇是John的最愛。

父親大力支持「特殊愛好」
對於粵劇,身為「老外」的John絕對癡迷。手執的,是沒有幾多個香港人見過的粵劇雜誌,隨身的ipod,曲目不是《白蛇傳》,就是《昭君出塞》。粵劇式微,他比好多香港人更心急。「我有三個細佬妹,係大哥,佢哋都學大提琴小提琴,只有我熱衷戲曲」。爸爸在Boston College教書,對於兒子的「特殊愛好」,John說爸爸不單從不反對,還大力支持。


「我哋成日傾偈,佢同我講,鍾意做咩,要勇往直前。好多人讀到大學,都仲未知想點,起碼我搵到自己嘅路向,知道自己想過乜?生活」。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John,對於美國各大院校的戲曲教席朗朗上口。這個小伙子,不簡單。

上一則: 小南國醉雞含沙門氏菌

下一則: 爽通識:中秋節與文化單一化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