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星期六

蘋果日報- 手機迷上癮1:Apps=Drugs?(1)

手機迷上癮1:Apps=Drugs?(1)

《Toilet Rush》、《香港小舖》、《Hotline Direct》……雖然香港沒有創出世界通行的勁Apps,但本土Apps也足見創意。Apps開發員:「只要能牽動港人情緒就能成功。不過好多Apps都需要用戶提供資料,但香港人唔願付出。」當大家每天大罵政府不是,你我又是否願意為港人的生活付出?如果一個App能為生活帶來方便,為甚麼大家不願意共創一個小奇蹟?

記者:陳芷慧 

攝影:黃子偉、伍慶泉、潘志恆 

Models:Paris & Taylor@Pure Models

香港不願投資

《WhatsApp》、《Instagram》、《Dropbox》、《Candy Crush》……沒有一個電視節目是全世界同時間受歡迎,但下載Apps是繼奧運之後能全球瘋行的聯誼活動。遠洋朋友平日或許不多聯絡,但突如其來會在WhatsApp留言一句:「你可唔可以畀命我。」然而,這些全球性的Apps都不是香港人所開發,提及香港成功的Apps,或許你會想起《Toilet Rush》、《香港小舖》、《85Taxi》……全部都係本土嘢!係咪香港人眼光唔夠遠大?香港五大App公司之一的Nuthon總裁Leo To最近剛從美國公幹回來,他解說:「文化差異不在本土意識上,而係投資者文化不同。美國一間App公司,一般都係二十至三十人,唔係多我哋好多,但係因為投資者願意投資,自然可以開發好多世界性的App。反觀香港很多App公司,好多都係自己一手一腳捱出嚟。開發一個App,投資兩個月時間已經係大型計劃了。」那如何做出能深受香港人歡迎的Apps?「一定要夠本土化,要牽動到香港人情緒就能成功,《香港小舖》就係其中一個成功的例子。」



■Nuthon Director Leo To喜歡創作實用apps,能與大眾產生共鳴。

港人唔付出

講真,雖然香港沒有出品像Instagram一樣的全球性App,但絕不代表香港人缺乏創意。《Toilet Rush衝廁》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至今下載次數超過三十萬,由二百個洗手間資料,經用戶提供至三千多個洗手間。「例如於朗豪坊戲院門外的女廁經常都大排長龍,但其實往下走一層就不用排隊了,我哋個App就會話埋畀你聽。好多公司都會開發遊戲,而我就鍾意關於香港人的生活,實用性的App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好似《衝廁》咁可以由2008年到現在都不死身。」Leo說。另外現時有很多《香港快拍》、《Hotline Direct》這類搞笑又實用的Apps,令我發現原來生活上仍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細節,不得不佩服開發員的細心和創意。Leo說:「就像我們2011年創出《Hotline Direct》,平時最憎打熱線電話,轉駁多次收聽無數廣告先有真人接聽,呢個App需要由用戶願意提供不同公司的熱線電話資料,然後我哋就會幫你自動cut晒轉駁。當然呢個需要用戶的幫忙才能成事。」《Hotline Direct》概念一流,但反應未算熱烈,原因是香港人不願意付出。「唉!好似Android Apps好多都免費,大家都唔願意付出金錢就想生活更方便。好似我哋曾經構思一個等候巴士的App。故事源於我住沙田,前女友住在太古,搭巴士車程二十分鐘,但等巴士就要半個鐘。我就諗,如果有巴士App話到畀我聽架巴士幾時到站咁就好。我主動聯絡巴士公司,佢哋唔願意合作,惟有從巴士乘客入手,希望由佢哋主動更新資料,咁就方便人又方便自己。可惜,反應冷淡,App都要落架。香港人唔鍾意付出,只係願意攞。」Leo慨嘆。相比台灣巴士App,人家便完善得多,每分每秒更新巴士的位置及情況。
踏入困境時代

IT界一天如一年。現在不少App公司都是從原先的電腦公司轉型過來。這幾年間發展迅速驚人。一年前facebook手機程式業務甚少,今天facebook每賺3元就有1元來自手機平台。今天,我們在街上要找餐廳,找交通、找電話、找銀行,幾秒間下載一個App即刻搞掂,毋須再為網絡阻塞而狂躁。即使記者乘車間打稿,一個電話Note App,兩根手指,站着也能完成稿件,即使一部細小如手掌的laptop不能辦到。因此,IT界預料10年至15年後個人電腦可能會消失。「不過,正因如此,App行業似乎走上頂峯時,卻是走入困境的開始。一,競爭越大;二,願意花錢投資Apps的公司已經七七八八;App售賣廣告效果不理想,公司唔願意投資。」Leo說。不過,IT界向來習慣這急速的世代,電腦科技本身就是革命的先驅。將來會怎樣?相信要問上帝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