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星期六

汉语拼音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常簡稱为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漢字標音的方案。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作为基础教育内容全面使用。在海外,特别是常用华语的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中華民國臺灣)自2009年開始,中文譯音也採用漢語拼音,但護照姓名和部分地名仍採舊式威妥瑪拼音[1]

汉语拼音同时是将汉字转写为拉丁字母的规范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2]无论是中国大陆自己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字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中国民族知识分子采用拉丁字母设计汉语的注音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新文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36年埃德加·斯諾访问陕北时,发现徐特立正在苏区进行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的试验,并称这套方案基本能满足汉语拼音化的改革。此事被记入《西行漫记》一书,这套拼音方案也成为1949年建国后大陆文字改革的基石之一。

根据毛泽东关于制定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的指示,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1952年3月开始了以制定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为主的研究工作。

1954年10月,周恩来提议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并指示:拼音方案可以采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标出四声。

在试制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方案前后,1950年到1955年,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侨共633人寄来了655个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从中选择了264种,编印成《各地人士寄来汉语拼音文字方案汇编》两册,作为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重要参考资料。

汉语拼音文字方案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汉字笔画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式、图案式、数字形式。

1956年9月2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发言。发言指出,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罗马字母,这是确定了的。因为拉丁字母是现代大多数的民族语言中所公用的字母,并且是为中国知识界所已经熟悉的一种字母。……拼音方案,在目前主要的用途,是为了给汉字注音和用作教学普通话的工具。

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国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决议》。

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经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出后,两年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各地方协商委员会组织了广泛的讨论,并且由国务院组织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加以审核修订,最后又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加以审议,现在由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准备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讨论和批准,并且决定登报公布,让全国人民事先知道。 应用汉语拼音方案为汉字注音来帮助识字和统一读音,对于改进学校语文教学,推广普通话,扫除文盲,都将起推进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制定文字和学习汉语方面,也有重大意义。因此,这个方案草案在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和批准之后,可以在师范、中小学校,成人补习学校,扫盲教育和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并在实践过程中继续求得完善化。具体办法,将由教育部、文化部及其他有关单位会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分别拟定,报告国务院批准施行。

1958年1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报告会,周恩来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重要报告。报告规定了中国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并指出: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

1958年1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始讨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2月3日,吴玉章在第一届第五次会议上作《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经过讨论后,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

决定:一、批准汉语拼音方案。二、原则同意吴玉章主任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认为应该继续简化汉字,积极推广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同时在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继续求得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联合颁发了《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草案)》。

1977年9月,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通过了《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关于推荐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地名作为中国地理名称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的决议》。大会认识到:《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法定的罗马字母拼音方案;中国已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拼写法”;注意到:《汉语拼音方案》从语言学的观点来看是健全的,也极宜作为中国地理名称罗马字母拼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汉语拼音版)》、《汉语拼音中国地名手册(英汉对照)》以及其他资料已经在中国出版;《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经过一个适当的过渡时期后,在国际上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理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依据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推荐:采用汉语拼音作为国际上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理名称的(惟一)系统。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总局等单位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从197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文件、书刊中的人名、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一律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法,是取代威妥玛式等各种旧拼法,消除我国人名地名在罗马字母拼写法方面长期存在混乱现象的重要措施。”中国大陆此後即直接以汉语拼音“统一”大陆地方译名,在未开展广泛咨询公众的情况下,不论发音是否与普通话相似程度,一律汉语拼音化,只有拉萨内蒙古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小数地方获保留传统发音译名,像广州、汕头、厦门等原来使用粤音和潮汕发音、闽南发音的拼写统统取缔。

廣州市愛群大廈巴士站,爲了推廣普通話和漢語拼音,愛羣大酒店原來的粵音英文名「Oi Kwan」被修改成「Aiqun」,巴士站的管理單位是廣州市交通委員會,為市政府屬下部門。

石室聖心大教堂使用多年的英文名稱「Sacred Heart Cathedral」被當局改成其認可的漢語拼音拼寫標準「Shi Shi」。[3]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 第三条规定:“在各外语中地名的专名部分原则上音译,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通名部分(如省、市、自治区、江、河、湖、海等)采取意译。但在专名是单音节时,其通名应视作专名的一部分,先音译,后重复意译。例如珠江,必须翻译成“Zhujiang River”,而不能是“Pearl River”或民国时的“Canton River”。石室聖心大教堂也不能使用1888年開始使用的英文名稱「Sacred Heart Cathedral」,而應該叫「Shi Shi」。

1979年6月15日,联合国秘书处关于采用“汉语拼音”的通知:“……从1979年6月15日起,联合国秘书处采用“汉语拼音”的新拼法作为在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从这一天起,秘书处起草、翻译或发出的各种文件都用“汉语拼音”书写中国名称。”

20世纪1980年代初,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音规则(草案)》。

1981年1月,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测绘总局发表公告称,“目前国际上虽然在拼写中国地名(包括台湾的地名)时,大多数使用了汉语拼音方案,但他们在对台电信联系等方面,还是沿用旧拼法。根据中央最近确定的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鉴于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台湾地名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的意见是:坚持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坚持我国在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的提案,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地名;同时,又要承认现实,方便使用,有利于对台工作。今后我国向外提供罗马字母地名以及出版汉语拼音版地图时,台湾地名可以在汉语拼音方案拼法的后面括注惯用旧拼法,作为过渡。在我对台邮电联系时,台湾地名也可单独使用惯用旧拼法,作为一种变通的过渡办法。”[4]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出ISO 7098号文件(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采用《汉语拼音方案》进行中文罗马字母拼写,1991年修订。

1984年12月25日,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局联合发布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汉语部分)》。

1986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地名管理条例》,“第八条: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拼写细则,由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

1996年1月发布国家标准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96年7月实施。2012年6月发布修订版GB/T 16159-2012,2012年10月实施。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又一次确立了汉语拼音方案的法律地位。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其中给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定义和使用范围,并且要求初等教育的汉语拼音教学。

2008年1月25日1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举行2008年第1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纪念活动有关内容及汉语拼音推行情况。

2008年9月16日,台灣中華民國行政院跨部会议通过提案,放弃此前使用通用拼音的政策,改採漢語拼音為譯音標準,並從2009年1月1日起實施。

2011年10月发布国家标准GB/T 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2012年2月实施。

2012年6月发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修订版GB/T 16159-2012,2012年10月实施。

形式构成[编辑]

参见:汉语拼音音节列表

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和一些附加符号表示汉语的发音。对应汉语音系学(现代音韵学)的汉语音节结构划分,汉语拼音的形式构成也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的规定,汉语拼音使用26个现代基本拉丁字母,有大小写之分,字母顺序与英语字母表一致。其中字母V/v,在方案中规定为“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之用。由于汉语拼音的实际职能仅限于拼写汉语普通话,如今这条规定已然无人问津。不过,字母V/v目前又作为一个键位成为《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为不能省略两点附加符号的字母ü规定的通用键盘替代表示。

有时可能需要注意,汉语拼音方案发布时使用的字体,并不沿用任何一种通行的字体,而是以非衬线体为基础,几种字体的混合体,这与常见的拉丁字母略有不同。其中较为特殊的是用世纪哥特体写的,没有衬线的字母A的小写a和字母G的小写g,以及字母Y的两笔直画小写y。这种习惯一直沿用下来,但是《汉语拼音方案》本身并没有规定用哪种字体。这几个字形多用于中国大陆正规的语言学专著以及语文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出版物,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材。做出如此设计,主要是担心初学拼音字母的学童在手写的时候也去机械模仿常见印刷体ag的字形。但随着英语教育在中国大陆的普及,如何印刷都变得无伤大雅。而且方案同时规定:“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因此汉语拼音字母和其他常见的基本拉丁字母并不是两套字母表。

汉语拼音方案还使用了一些附加符号,主要是声调符号和字母ü上的两点符号。前者与字母的组合虽然数目有限,但具体和哪个字母形成组合其实都是临时的,因为一个声调符号就表示了整个音节的高低变化,即表示了一种“超音段音位”;后者来源于德语的元音变音字母(Umlaut),与字母u的组合固定地表示一个元音([y])。还有一种极其少见的附加符号,用在e/z/c/s之上,形成ê//ĉ/ŝ,依次表示一个单元音韵母([ɛ])和三个卷舌塞擦音声母zh/ch/sh。

字母表[编辑]

字母
A ɑ
B b
C c
D d
E e
F f
G ɡ
H h
I i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T t
U u
V v
W w
X x
Y y
Z z

名称音
ɑ
bê
cê
dê
e
êf
ɡê
ha
yi
jie
kê
êl
êm
nê
o
pê
qiu
ɑr
ês
tê
wu
vê
wɑ
xi
yɑ
zê

读音
ɑ
bo
ci
de
e
fo
ɡe
he
i
ji
ke
le
mo
ne
o
po
qi
ri
si
te
u
yv
wu
xi
yi
zi

注:

  • 字母的读音与英语等使用的拉丁字母不同。
  • 字母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 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 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
声母[编辑]

汉语中每个音节起始处的辅音可以构成声母。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规定的声母符号一共有21个(不含零声母)。

不过,汉语音节起始处绝非只有21种辅音。在实际语流中,半元音、喉塞音和某些鼻音都可能成为一个汉语音节的领音。音系学将这些辅音归纳为零声母音段,例如“安”(an)、“英”(ying)、“文”(wen)、“元”(yuan)等就是零声母音节。由于零声母辅音听感并不十分明显,加上汉语拼音属于音位拼音而非音素拼音,故汉语拼音方案不承认其声母地位,认为零声母音节是以元音开头、没有声母而只有韵母和声调的音节。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21个声母符号,按照《声母表》原顺序排列如下:

字母
b
p
m
f
d
t
n
l

发音







字母
g
k
h
j
q
x

发音





字母
zh
ch
sh
r
z
c
s

发音






方案规定,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zh、ch、sh可以省作ẑ、ĉ、ŝ,ng可以省作ŋ,然而这几个符号并不常用。

按照声母所对应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分布,可列表如下(方括号中是国际音标,仅供参考):

塞音
塞擦音
擦音
鼻音
边音

清音
清音
清音
浊音
浊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不送气
送气

双唇音
b
[p]
p
[pʰ]
m
[m]

唇齿音
f
[f]

齒齦音
d
[t]
t
[tʰ]
z
[ts]
c
[tsʰ]
s
[s]
n
[n]
l
[l]

捲舌音
zh
[ʈʂ]
ch
[ʈʂʰ]
sh
[ʂ]
r
[ʐ]

齦顎音
j
[tɕ]
q
[tɕʰ]
x
[ɕ]

軟顎音
g
[k]
k
[kʰ]
h
[x]

注:ng在普通话中只作韵母,在某些方言中则可作声母。

韵母[编辑]

汉语拼音中一共有37个韵母,分别是:

開口呼
齊齒呼
合口呼
撮口呼






i [i]
丨 衣
u [u]
ㄨ 乌
ü [y]
ㄩ 迂

a [ɑ]
ㄚ 啊
ia [i̯ɑ]
丨ㄚ 呀
ua [u̯ɑ]
ㄨㄚ 蛙

o [ɔ]
ㄛ 喔
uo [u̯ɔ]
ㄨㄛ 窝

e [ɯ̯ʌ]
ㄜ 鹅

ê [ɛ]
ㄝ 诶
ie [i̯ɛ]
丨ㄝ 耶
üe [y̯œ]
ㄩㄝ 约

er [ɑɻ]
ㄦ 儿






ai [aɪ̯]
ㄞ 哀
uai [u̯aɪ̯]
ㄨㄞ 歪

ei [eɪ̯]
ㄟ 诶
uei [u̯eɪ̯]
ㄨㄟ 威

ao [ɑʊ̯]
ㄠ 熬
iao [i̯ɑʊ̯]
丨ㄠ 腰

ou [ɤʊ̯]
ㄡ 欧
iou [i̯ɤʊ̯]
丨ㄡ 优






an [an]
ㄢ 安
ian [i̯ɛn]
丨ㄢ 烟
uan [u̯an]
ㄨㄢ 弯
üan [y̯ɛn]
ㄩㄢ 冤

en [ən]
ㄣ 恩
in [in]
丨ㄣ 因
uen [u̯ən]
ㄨㄣ 温
ün [yn]
ㄩㄣ 晕

ang [ɑŋ]
ㄤ 昂
iang [i̯ɑŋ]
丨ㄤ 央
uang [u̯ɑŋ]
ㄨㄤ 汪

eng [əŋ]
ㄥ 亨的韵母
ing [iŋ]
丨ㄥ 英
ueng [u̯əŋ]
ㄨㄥ 翁

ong [ʊŋ]
ㄨㄥ 轰的韵母
iong [i̯ʊŋ]
ㄩㄥ 雍

注释:

  1. “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 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拼作 zhi,chi,shi,ri,zi,ci,si。
  2. 韵母ㄦ写成 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 r。例如:“儿童”拼作 ertong,“花儿”拼作 huar。
  3. 韵母ㄝ单独使用的时候写成ê。
  4. i 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 yi(衣)、ya(呀)、ye(耶)、yao(腰)、you(优)、yan(烟)、yin(因)、yang(央)、ying(英)、yong(雍)。
  5. u 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 wu(乌)、wa(蛙)、wo(窝)、wa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g(汪)、weng(翁)。
  6. ü 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 yu(迂)、yue(约)、yuan(冤)、yun(晕);ü 上两点省略。
  7. ü 列的韵母跟声母 j、q、x 拼的时候,写成 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省略;但是跟声母 l、n 拼的时候,仍然写成 lü(吕)、nü(女)。
  8. iou、uei、uen 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 iu、ui、un,例如 niu(牛)、gui(归)、lun(论)。
  9. 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ng 可以省作 ŋ。
韵母的分类[编辑]

按照韵母的结构和发音特点,普通话韵母可作不同的分类。

  • 按韵母的结构分类:普通话韵母按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
  • 按韵母的口形分类:韵母可根据韵头分为四类,称为四呼,即開口呼(a、o、e、ê)、齊齒呼(i)、合口呼(u)和撮口呼(ü)。汉语拼音的韵母表就是按此排列的。
韻頭、韻腹、韻尾[编辑]

复韵母由韻頭、韻腹、韻尾組成:

  • 韵母只有一个元音(如a),或者一个元音带一个鼻辅音(如an)的话,该元音称为韵腹,所带的鼻辅音称为韵尾
  • 韵母若由两个元音构成(如ao、ie),开口度较大的元音为韵腹,余下的元音若在韵腹前则称为韵头(又称介音),若在韵腹后则称为韵尾。
  • 韵母有三个元音(如iou),或者两个元音带一个鼻辅音(如ueng)的话,则中间的元音是韵腹,第一个元音是韵头,韵腹后的元音或鼻辅音为韵尾。
声调[编辑]

普通话四声调值用曲线法表示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以及轻声,其声调符号借鉴了五度标记法[5]

  • 第一声阴平,或平调¯):
ā (ɑ̄) ē ī ō ū ǖ Ā Ē Ī Ō Ū Ǖ
  • 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
á (ɑ́) é í ó ú ǘ Á É Í Ó Ú Ǘ
  • 第三声上声,或上音ˇ):
ǎ (ɑ̌) ě ǐ ǒ ǔ ǚ Ǎ Ě Ǐ Ǒ Ǔ Ǚ
  • 第四声去声,或去音ˋ):
à (ɑ̀) è ì ò ù ǜ À È Ì Ò Ù Ǜ
  • 轻声,不标符号:
a (ɑ) e i o u ü A E I O U Ü

阳平符号从左下写起(提),去声符号从左上写起。

每个汉字由韵母和声母配合构成一个音节构成。在韵母上部应该标出声调,为了方便也可省略。

汉语拼音中标声调位置的規則如下:

  1. 如果有a,则标在a上。
  2. 如果没有a,但有o或e,则标在这两个字母上。这两个字母不会同时出现。
  3. 如果也没有o和e,则一定有i、u或ü。如果i和u同时出现,则标在第二个韵母上。这是特别针对ui和iu而言的(这两个音的实际读音应该是uei和iou)。如果i和u不同时出现,则标在出现的那个韵母上。

声调一律标原调,不标变调。但是在语音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变调标写。

鼻音[编辑]

音調符號可以直接標在 m 與 n 之上表示鼻音,例如 ḿ、m̀[6]ńňǹ 用來拼寫「呒」、「呣」、「唔」、「嗯」等字的讀音[7]

语流音变[编辑]

变调[编辑]

变调是指在读词语或朗读说话过程中,由于邻近音节声调的相互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往往要发生变化的现象。[8]

  1. “一”的变调
    • “一”在去声音节前读阳平,调值35。
    • “一”在非去声音节前,即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调值51。
  2. “不”的变调
    • “不”在去声音节前读阳平,调值35。

“一”夹在重叠式动词中间,“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中间,或充当动词后面的不语时,都轻读,属于“次轻音”。

轻声[编辑]

轻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如:你们(nǐ men)。而某些辞书上是通过在音节前加点的方式来表示轻声,如:你们(nǐ·men)。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也是普通话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轻声的作用[编辑]

在普通话中,有的轻声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如:外面wàimiàn(外表)与外面wàimian(外边)的词义不同;对头duì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与对头duìtou(仇敌、对手,名词)的词性不同。 读作轻声的几种情况:

  1. 固定读轻声的:
    1. 名词、代词的后缀(子、头、们等)
    2. 语气词(啊、吗、呢、吧等)
    3.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等)
    4. 音节重叠的亲属称谓(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5. 名词、代词后面的方位词(上、下、里、面等)
    6. 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上等)
    7.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看看、试试等)
  2. 少部分用于分辨词义词性的
  3. 习惯上读轻声的词语
儿化[编辑]

读处于词尾的“儿”字时,只保留卷舌的动作,与前一个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
儿化音变规则

  1. 音节末尾是ɑ、o、e、ê、u的音节,韵母直接卷舌。
  2. 韵尾是i、n(in、ün除外)的音节,丢掉韵尾,韵腹直接卷舌。
  3. 韵母是in、ün的音节,丢掉韵尾,加er。
  4. 韵母是i、ü的音节,直接加er。
  5. 韵母是舌尖元音-i(前)和-i(后)的音节,韵母变作er。
  6. 韵尾是ng的音节,丢掉韵尾,韵腹鼻化(发音时口腔鼻腔同时共鸣,称作鼻化音,用~表示)并卷舌。

普通话中有的词语末尾也是“儿”字,如婴儿、幼儿等,这些词语中的“儿”字是自成音节,不是儿化韵。在某些诗歌、散文中,为了节奏和韵律的和谐,词尾的“儿”也是自成音节,不需儿化,否则会打乱诗歌或文章句子的节奏。

音变[编辑]

“啊”的音变

  1. “啊”在句首的音变
    • “啊”在句首的一般读阳平或上声。
  2. “啊”在句末的音变
    1. 前一个音节结尾音素是a、o(ao、iao除外)、e、ê、i、ü时,“啊”读作yɑ,书面可写作“呀”。
    2. 前一个音节结尾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ɑ,书面可写作“哇”。
    3. 前一个音节结尾音素是-n时,“啊”读作na,书面可写作“哪”。
    4. 前一个音节结尾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书面可写作“啊”。
    5. 前一个音节结尾音素是舌尖元音-i(前)时,“啊”可读作/za/(國際音標)。
    6. 前一个音节结尾音素是舌尖元音-i(后)时,“啊”读作ra。
  3. 部分形容词的音变
    • 形容词+重叠式后缀的词语,即ABB式,一般读阴平,也可以读原调。
隔音符号[编辑]

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 pí'ǎo(皮袄)、Xī'ān(西安)。

j、q、x等字母的来源[编辑]

  • j的发音与英语的j的发音较为接近,所以用j表示。
  • q在绝大多数语言中发音为[k],与汉语发音不同。采用q的原因在于,古代读q的一些字读[k]或[kʰ],这种现象在一些南方汉语中还有保留,例如闽南语中“气”,念做[kʰi],“棋”念做[ki]。另外在阿尔巴尼亚文里q的发音近似汉语拼音q。
  • 古代,读x的一些字读[h],这种现象在一些南方汉语里还有保留,如闽南语等南方方言里,“下”念做[ha]。而x在国际音标中读[x],[h]与[x]极为接近。另外,x在汉语中发音为[ɕ],在拉丁化新文字中拼做[xi],而巴斯克语葡萄牙语中,x发音为[ʃ],较为接近。[9]

作用[编辑]

汉语拼音对普及识字以及初等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它也为语源学汉语与其它语言的比较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同过去其它的汉语拉丁化的规则相比,它的规律比较简单,发音更规范于普通话的发音。它系统地体现了普通話发音的规则。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汉语拼音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文输入法

由于汉语拼音是一种只书写读音的体系,无法取代汉字。用汉语拼音拼写汉字的文章很难懂,因此,它不是一种正式的书写方式,而是汉语的一种辅助工具。汉语拼音是汉语罗马化的统一规范,用于汉字不方便或者无法使用的领域。

汉语拼音化[编辑]

主条目:汉字改革

由于汉字复杂,学习需時,并且不如英文输入计算机般直接,热衷汉语文字改革的爱好者为了发展出拉丁化的汉语拼音文字,正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分词连写和分化定型同音词等问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为在中国大陆实现所谓“一语双文”而进行了一些研究。

自从1986年初废除第二批简化字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用了以维持现状,追求语言文字使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主的语言文字政策,放弃了“汉字拉丁化”的计划。

问题[编辑]

  • ü这一字母不便于电脑输入,许多输入法只好用v代替。英语中没有这一字母,因此,带有这一字母的汉语人名、地名转写为英语时,有时只好将两点省去,写为u,引起混淆,例如女娲被错误地转写为Nuwa。部分人士[10]认为,涉及ü的音节只有nü、lü、nüe、lüe四个,因此可以把这四个音节拼写为nyu、lyu、nyue、lyue,这样既便于电脑输入,在拼读时也更准确;不过“nyu”与其他音节相连时,会引起混淆,需要加隔音符号,譬如jì'nyǔ。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電子護照以來,對人名中的「ü」都轉寫成「yu」[11][12]
  • q、x所表示的音与大多数语言的读音相差极大,外国人容易误读。例如,英语q通常作/k/音,x通常用来表示词中的/ks/音,在极少数以x开头的词汇读/z/。虽然q、x所表示的音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而言有一定道理(见上面“j、q、x的来源”一节),但对于不了解汉语的人而言,是很难懂的。
  • 由於以浊音字母表示不送气清音,导致汉语中有浊音的方言,如闽南语吴语等,教学中遇到不少困难,不少年轻人无法正确发浊音。
  • 汉语拼音用声调附标的方式表示声调,使用电脑输入声调十分麻烦,不少语文教师深有体会。
  • “哥”和“给”中的e音素完全不同,引起歧义。
  • -ian、-üan(注意:-üan前接声母时省去两点,简写为-uan)中的a并不读/a/而是/e/,不少非官话语言区的中年人会将“远”读成“一屋俺”,增加了学习者的困难。[13]
  • 介音“-u-”有两个音值而只用一个字母标。这是正字法的问题,本来u只有一个音值,但由于额外的规定j,q,x后的ü省去两点,记为u,导致u出现两个音值。
  • i有两个音值“即”和“至”,均用i标导致很多非官话语言区的中年人读不准。
  • 無法直寫,與傳統直寫中文不合。

对其它语言拼音的影响[编辑]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包括藏语拼音新维文)、汉语方言在新创文字时都受到汉语拼音的影响。

汉语拼音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