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星期日

蘋果日報- 夏志清教授 - 陶傑



夏志清教授 - 陶傑

文學評論家夏志清逝世,享壽九十二。夏志清是上一代的學問家,民國時代的上海知識份子,因為頭腦清醒,智商正常,所以及時逃了出來,輾轉去美國深造。除了英國文學,還研究中國現代小說,並用英文寫了一冊專論,成為美國學術界漢學的教科書。

夏志清的學問根基紮實,通曉多國語文,所以有一股傲氣。當年考進美國長春藤大學讀博士,不是容易的事。夏志清還讀過冰島文,在美國教中國文學,由於級數相等的學者不是太多,所以覺得沒有敵手。

一九七六年,香港評論家、浸會大學講師司馬長風出版了一冊「中國新文學史」,被夏志清抨擊了一通,指司馬長風論證不確。司馬先生不服氣,據理反駁,這一場隔洋的學術筆戰,雙方都很有水準,今日不可復見。

台大外文系教授顏元叔,也在美國讀英國文學博士,在台灣發表論英國文學的論文,也被「夏公」隔洋修理一通。夏志清藉荀子的「勸學篇」名,直斥其無學,指顏元叔基本的英文不行,連Leicester也直譯為「萊色斯特」,而不知道中間的音節沒有發音。顏教授不知有沒有答覆,只是從一個聞美國與台灣斷交而大罵「共匪」的學術憤青,接受統戰之後,變成「肯定中國成就」,回頭大罵台灣的牆頭草人士。夏志清的一輪搶白,雖帶有侮辱性,後來再看,不算偏激。

夏志清逝世,其論述今日有幾人仔細讀過?華文傳媒都說夏志清是「發現」張愛玲「文學成就」,並「肯定」錢鍾書的小說高於魯迅的人。

張愛玲的小說貢獻,其實不必夏志清來「發現」,只是華文世界的讀者懶惰而沒有眼光,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萊佛士「發現」新加坡、義律「發現」香港,在左翼眼中,是帝國主義思想,那麼張愛玲不也「淪為」夏志清的「殖民地」才有價值?蕭邦和托爾斯泰又是誰「發現」而「肯定」的?如果我是張愛玲,我會明白,這等中國人社會的定性,英文叫做Patronizing,是很含蓄的「霸權主義」,但是在狹小的「文壇」,就是那麼好笑。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