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老手新血較勁 華麗曲線美
每個女孩看見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無不為戲裏多如走馬燈的旗袍動容。曾為王導演做了多套旗袍的最後一代上海裁縫師傅劉安慶說:「把他戲中所有的旗袍拿出來展覽,分分鐘多過歷史博物館。」但今時今日會穿旗袍的人除了名媛闊太外,真的少之又少。旁邊的蔡毅明(Grace)便說:「要讓旗袍重回時尚軌道,需要化繁為簡,利用傳統的特質如花鈕、企領作裝飾,融合現代的剪裁和布料。」劉師傅聽罷便說:「每個人的身材都不一樣,怎能只分大、中、細碼呢?」一代傳統上海師傅與現代旗袍設計師唇槍舌劍,論手工當然比不上,但論熱情還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記者:胡靜雯
攝影:陳國良
五、六十年代,在中環上班的女孩差不多全都是穿旗袍作日常服裝,不要以為良家婦女才會穿旗袍,即使是舞廳工作的小姐都會穿旗袍,劉師傅說:「那個年代每個父母都希望子女學一門手藝,每人都要着衫,懂得做衫話包你不會餓死。」劉師傅說六七暴動時期裁縫業最為興旺,很多有錢人都會做定一批衫到外國,同時也有一批中式裁縫轉行做西式時裝。他是長情的一個,自一九六二年開始只做旗袍、長衫,一學一做便整整半個世紀,「那個年代」還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年代,只要你肯努力,自然有人欣賞,自然不會捱窮;手藝除了包含手工外,也意味着能夠為你謀生。今天儘管物質富裕,街頭餓死的情況在香港發生的機會可謂微乎其微,但要靠一門手藝為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手藝不能賺錢,只能成為興趣,更隨時面臨失傳的危機。
■蔡毅明(右)手上旗袍的刺繡是「蘇繡」,現在會做的人買少見少,價值過萬。劉師傅手上的刺繡則準備用來做緄邊。
■劉師傅店內全是客人訂做的衫,沒有現成售賣。價錢一般由二、三千至數萬元不等,視手工、布料而定。
■一字結、雙緄邊、衣領與襟邊的角位都是旗袍傳統的標誌,常見的有斜襟。
■傳統旗袍的開衩標準是手臂自然下垂後指尖所觸及的位置,衩邊呈尖角才是正宗。
多年來,曾經也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希望得到劉師傅真傳,但都一一被師傅拒絕,「年紀大不想有太多負擔,現在才是真正為興趣而過日辰,多好。」而做了十年模特兒的Grace,近年退出幕前開始設計旗袍;完全不是基於為兩餐,本身是上海人的她一直對東方文化好奇,希望保留旗袍文化。「以前曾經為一個旗袍品牌行show,被他們的花紋和線條吸引,所以買下來珍而重之;怎料這間舖後來沒有了,我覺得很可惜,一直耿耿於懷。」Grace說身邊很多朋友都喜歡旗袍,但又不想太傳統,但經改良的旗袍又沒有太多選擇,來來去去大家只認識《上海灘》,於是她把心一橫創立自己的一套。
時移世易,接觸的初衷不同,也造就兩種截然不同的曲風。相對於傳統度身訂做的旗袍,有仔細的雙緄邊、三褶位、三吋袖等特徵,Grace說:「希望旗袍能夠成為日常的衣着,但未必會像傳統旗袍一樣,有非常貼身的線條、衩位、企領,會加入現代的剪裁和布料,如大膽的印花、蕾絲、絲綢、薄紗和刺繡,風格要casual一點才能容易接受。」經過改良的旗袍相對摩登,混合較大眾化的圖案和裝飾,布料也不像傳統布料缺乏彈性,例如利用傳統旗袍不會用、具備彈性的拉架布,好讓不同身形的女士都穿得到;「其實好多女孩都好欣賞東方美,以前做模特兒的時候,身邊來自其他國家的女孩都會好奇究竟旗袍是怎樣的,我會有一個使命感告訴她們。」是以,Grace專程穿了自己的旗袍,劉師傅瞄了幾眼便說:「別見怪,胸線和手袖位不夠貼。每個人的身材都不一樣,怎能只分大、中、細碼呢?」
傳統手工美
■古董衣車,還是需要用腳來踏,劉師傅說人手穩定過電動。除了刺繡是出自他人之手外,整件旗袍都是由師傅縫製。
■旗袍的緄條當然也是師傅人手製作,利用絹布做出每條幼邊。
■尼龍作領底,外加層布再熨至貼服,企領形最突出和堅固。
劉安慶
入行半世紀,香港末代旗袍師傅,曾為電影《花樣年華》、《一代宗師》等做旗袍,名人客戶多不勝數,最著名有愛旗袍如命的商界名人華慧娜,曾叫師傅幫她一年做120件旗袍。
蔡毅明(Grace)
生於上海,在模特兒界工作超過10年。由於對時裝設計及東方傳統旗袍文化好奇,2011年創辦自己的時裝品牌Yi-ming,並獲邀為Mira Moon Hotel設計制服。
突出線條還是太局限
貼身是傳統旗袍的重點,猶如第二層皮膚,玲瓏浮凸的曲線透視一絲絲遐想。師傅說胸線很重要,所以客人試身的胸圍一定要跟穿旗袍時候的一樣,要不然胸線跟褶位便會出現高低;臀部以下微微收身剪裁的,也讓線條更突出。而手做旗袍的另一特點就是布料已先做好縮水過程,「每塊布料,如裡布都會一邊用水壺噴水和熨,一邊裁剪,好讓客人日後把旗袍洗水,都不會縮太多,影響尺寸。」
但旗袍太突出的線條對Grace來說反而局限了身形,「太肥胖的話不可能穿得太貼身,我們寧願用一些顏色、圖案或較loose cut的技巧隱惡揚善。」海派師傅手工繁複,旗袍從不見線路,巧手功夫,成本自然高,加上師傅所用的布料全都是來自歐洲等地的高級布料,普通一件旗袍最便宜都差不多二千多元,劉師傅的客人非富則貴,Grace說:「不是每個人都afford得到這價錢,價錢局限了這種服裝的話,我會希望從大眾角度去創作一些大家都afford到的設計。」劉師傅微笑對Grace說:「講究手工的人會來找我,講究時代感的便會找你。」
讓它失傳還是大眾化
比手工大概真的沒有意思,因為新式和傳統旗袍本身的市場已經不同,但劉師傅也不得不說:「我沒有徒弟,上海派的技術也將近失傳,以前我公司還有四、五個師傅,現在只剩下我,我師兄上年都退休了;要讓人繼續穿,惟有靠新派的設計師繼續傳落去。」但細心觀察Grace的新款設計,師傅總會露出看不過眼的樣子然後加以評論,始終認為新一代只懂「紙上談兵」,懂設計之餘,也應多加留意細節,似乎帶點恨鐵不成鋼的愁緒。「我只會做傳統的旗袍,日後失傳也沒有辦法,唯一出路就是叫職訓局搞一些專業課程,讓學生實習學做。」Grace回應說:「要繼續讓人認識,惟有就是把它大眾化,又或者為它賦予實用性,推廣其他層面。」
時代不斷轉變,款式改良劉師傅也覺得無可厚非,而他也是顧客至上,客人要他改甚麼也通通辦妥,面對旗袍已經到了麻木的地步。「現在唯一給我的樂趣,就是客人喜歡我的手工,前天有個女孩專程走來跟我說謝謝,說她的結婚宴會上,每個人都稱讚她的旗袍漂亮,這已經很足夠。」師傅笑着瞇起雙眼說。老師傅忙着為熟客操心,新手設計師忙着學習多一點中國美,兩代都是希望有人欣賞曲線中的華麗,東方美中的餘韻。
現代設計美
■Grace的設計,利用有彈性的拉架布,也有貼身的效果。$1,590
■領口開空、裙腳呈H形都是改良的做法。$1,880
■拉鏈在後的設計,劉師傅說他們一定不會把拉鏈在後面。
■新式靠衣車線,裡布也不一定跟面料同色。
■領口鏤空有別於傳統設計。$2,56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