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星期二

��者,在�什��…… - 20141028 - 副刊 - 名人�� - 明�新��

翠兒(雙語研究系學生)(吳世寧攝)
翠兒(雙語研究系學生)(吳世寧攝)
阿花(單車維修技工)(吳世寧攝)
阿花(單車維修技工)(吳世寧攝)
Jae Pil Eun(攝影系學生)(吳世寧攝)
Jae Pil Eun(攝影系學生)(吳世寧攝)
李權峰(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學生)(吳世寧攝)
李權峰(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學生)(吳世寧攝)
阿亮(貨櫃車司機)(吳世寧攝)
阿亮(貨櫃車司機)(吳世寧攝)
Bobo(應屆畢業生)(吳世寧攝)
Bobo(應屆畢業生)(吳世寧攝)
Tracy(應屆社工系畢業生)(吳世寧攝)
Tracy(應屆社工系畢業生)(吳世寧攝)
Molly(應屆社工系畢業生)(吳世寧攝)
Molly(應屆社工系畢業生)(吳世寧攝)
陳小姐(吳世寧攝)
陳小姐(吳世寧攝)
Alex(白領)(吳世寧攝)
Alex(白領)(吳世寧攝)
吳家豪(水吧)(吳世寧攝)
吳家豪(水吧)(吳世寧攝)
羅至傑(藝術工作者)(吳世寧攝)
羅至傑(藝術工作者)(吳世寧攝)
黃勺嫚(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學生)(吳世寧攝)
黃勺嫚(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學生)(吳世寧攝)
梁小姐(零售業)(吳世寧攝)
梁小姐(零售業)(吳世寧攝)

【明報專訊】佔領現場叫囂吶喊不絕,然而打開書頁,就只剩下作者的聲音與自己內心的自白。閱讀,一種內心的挖掘自省,在這火紅時期雖被忽略但重要猶然。我們找來十四位佔領者,介紹十四本正在閱讀的書,為雨傘運動張開十四種不同的切入面向。

★風頭火勢下的慢調子

翠兒(雙語研究系學生)

她在讀:《憩園》

作者:巴金

捧着巴金中篇小說《憩園》的翠兒,笑說自己在風頭火勢下讀這本慢調子的小說有點不合時宜。《憩園》講述這樣的一個故事:主角巧遇朋友,後來住在其大宅裏,從而得悉此憩園兩代屋主的經歷及故事。讀過這帶悲劇色彩的故事後,她道:「快樂是要經營的,不可以懶,就像現在我們出來佔領不應用貪新鮮柴娃娃的態度,得提醒自己不可放棄。」

★走進瘋子世界

阿花(單車維修技工)

他在讀﹕《瘋子的世界》

作者:高銘

守着金鐘防線的阿花正在讀由高銘所著的《瘋子的世界》——作者走進精神病院,跟不同精神病人對話,深入理解這班所謂「瘋子」的想法及心理狀態。有個女生會把所有人都看成一種符合其為人性格的動物,並把作者看成一個織網的蜘蛛。阿花疲累的說:「守了這麼多日,有時覺得意志消沉,唯有守得一日得一日。看這本書當刺激一下吧。」

★追求真正自我旅程

Jae Pil Eun(攝影系學生)

他在讀:Demian

作者:Hermann Hesse

來自韓國的學生Jae Pil Eun已在金鐘留守了五天。他拿着一本由Hermann Hesse所著的哲學小說韓文譯本Demian,向我們分享:「書中的少年接受一個較年長朋友Demian的指引,於是開展了追求真正自我的旅程。」他也以Demian教導少年不需畏懼強權的情節來勸勉香港人不要害怕,繼續堅守。

★生活一定跟經濟掛鈎?

李權峰(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學生)

他在讀:《告別犬儒——香港自由主義的危機》

作者:許寶強

李權峰選讀許寶強的著作後,不禁疑問香港社會以金錢及自由經濟掛帥的價值是否真的就大條道理?「原來市民的生活不一定跟經濟掛鈎,自由經濟其實就是透過剝削一眾勞動階層的利益,以支持富有階級。」李權峰認為,這本書讓他思考更多,更明白權威或美好的論述未必真確。

★拒絕接受差勁社會

阿亮(貨櫃車司機)

他在讀﹕《靈魂幸存者》 作者:楊腓力

阿亮是基督徒,他正在讀由美國著名基督徒作家楊腓力所寫的《靈魂幸存者》。書中列出十三位對作者構成影響的人,如馬丁路德金、甘地等。阿亮說:「楊腓力並不相信教會,這跟我也一樣。我覺得教會差勁,這世界也很差勁,但總有一班人不會妥協,拒絕接受一個這樣差的社會。」

★甘地來時路

Bobo(應屆畢業生)

她在讀:《我對真理的實驗:甘地自傳》

作者:甘地

已留守金鐘及旺角多天的Bobo,讀過幾本小說後,開始讀甘地自傳。「我希望了解以往的人是怎樣追求民主、自由及公義的。」Bobo說。她覺得甘地是個不斷自省反思的人,即使是自己深信的理念,也會不停作出詰問,以讓自己成一個更好的人。

★示威者被捕故事

Tracy(應屆社工系畢業生)

她在讀:《反抗就是罪名——政治檢控與盼望》

作者:八十後自我研究青年

這本書記載多個香港曾被捕的示威人士的故事,Tracy認為在雨傘運動期間讀這本書,不無意義:「我們同樣在進行違法的行動,希望爭取公義民主。」讓她感到深刻的是其中一個作者洪曉嫻被捕的故事:「她和朋友們在警署裏合唱《誰說》,即使他們被拘留,仍毋忘自由公義。」她認為看書讓她重新肯定已被淡忘的價值。

★和平共享精神

Molly(應屆社工系畢業生)

她在讀﹕《平等.分享.行動》

作者:Benson & friends

Molly正在讀《平等.分享.行動》,她很欣賞這個行動的參與者:「他們不是從上而下地做善事,他們相信人人平等,所以我們應該共享我們所擁有的。」Molly認為此刻佔領區正表現這種和平共享精神:「有能力的就捐物資,可行動的就留守,大家都用自己的一分力作出貢獻。」

★打破生活常規

陳小姐

她在讀:《24個比利》

作者:丹尼爾.凱斯

坐在路邊的陳小姐正在捧讀《24個比利》,此小說講述一個患上人格分裂、擁有二十四種人格的主角故事。她感嘆道:「本來工作太忙,一直盲跟生活走,到現在撐學生出來佔領,才有機會讀本來一直想讀的書。」陳小姐稱就如今次的雨傘運動,學生打破了生活的既定規律,出來爭取民主,也喚醒了許多本來忽略身邊人及社會政治的人,出來爭取理想。

★偷渡悲歌

Alex(白領)

他在讀:《大逃港》

作者:陳秉安

重看這本記載從五十至八十年代嘗試逃到香港偷渡者故事的《大逃港》,Alex百感交集:「因為在大陸錯誤的政策下,大家連基本溫飽也失去。中共高官在電光火石間的念頭,影響的是無數人的一生。」他對一個家庭的故事感受特別深刻:男人先離開妻兒偷渡,誰知後來邊境重新關閉,自此與失去聯絡的家人分隔兩地。

★迎難而上跑下去

梁小姐(零售業)

她在讀:《天生就會跑》

作者:Christopher Mcdougall

熱愛跑步的作者不幸腳傷,連醫生也勸喻他不要再跑,但作者堅持跑步,並山長水遠深入墨西哥的原始部落尋找跑步達人,希望得到指導。「作者攀山涉水,甚至曾遇上黑幫威嚇,但也一直堅持尋訪隱世跑步達人,因為他深信人天生就會跑。」梁小姐認為在運動此刻讀此書,能提醒自己應逆流而上。

★正視死亡

黃勺嫚(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學生)

她在讀:《死在香港——流眼淚》

作者:陳曉蕾

黃勺嫚稱佔領期間每天也被新聞及佔領消息所轟炸,所以她決定放下政治類書籍,讀這本充滿人性情感的書。《流眼淚》記載了喪失親人的人怎樣正視死亡的故事:「剛讀到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一個女人的丈夫突然猝死,她留着丈夫過身前為她倒的一杯水,小口小口的留着喝,結果也很快喝光。我很感動。」

★活化廳試驗

羅至傑(藝術工作者)

他在讀:《活化廳2011-2012藝術行動者駐場計劃》

作為一個與社區民生緊扣的藝術組織,活化廳早在幾年前便邀請到處佔領廢棄民居的韓國藝術家來港交流。身為前活化廳成員的羅至傑讀着往年報告說:「活化廳好像一直做不同試驗,為我們『打底』。而今天我們真正的佔領空間了——這裏的關公廟、路障、民主牆等見證了民間澎湃的創意和創造力,就像實現了我們的願景:讓藝術與生活平衡發展。」

★嘗一口陶傑的辛辣

吳家豪(水吧)

他在讀:《流金千蕊》

作者:陶傑

因為覺得旺角較亂,於是自發從金鐘到旺角「守住」的吳家豪,讀的是陶傑的散文集《流金千蕊》:「平時愛看詩和小說,較少接觸政論。陶傑的文筆較淺白、辛辣,適合年輕人讀。」陶傑在書中寫道通識科應是具自由主義精神的科目「所以現在我們走出來爭取自由人權,也是一門通識課。」

文、圖:吳世寧

編輯:林韻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