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2日星期五

蘋果日報- 無得救 - 鄧小樺

蘋果日報- 無得救 - 鄧小樺

無得救 - 鄧小樺


《比海還深》

亦舒寫過:「年輕時我們都以為自己會飛得至高至遠,及後,因為種種原因,我們都給留在地上。」留在地上,於是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是枝裕和《比海還深》裏,阿部寬飾演的良多,一個不肖子、失敗的丈夫與父親,向青年大吼:「你以為你一定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人嗎?」良多小時的志願本是公務員,因為不想像爸爸那樣爛賭墮落。後來他當作家、出書,但爛賭,當上敲詐高中生的私家偵探,常把贍養費賭掉,在前妻、家人面前都抬不起頭做人。中年就是積重難返,良多算是,俗語所謂無得救。作家與父親兩個身份,是他身上僅有的高尚殘餘,而又往往讓他陷於窘境。他去賭,是因為賭博裏面還有夢想。

是枝裕和上一部電影改編自漫畫的《海街女孩日記》討好催淚,不過以片論片這部《比海還深》更勝一籌。是枝裕和自編自導自剪,電影建基於他小時在舊式日本屋邨的經歷,片中又包容又狡黠又喜好小藝術的萬能祖母乃以是枝的母親為藍本。那平凡老舊的日本屋邨遍佈神奇的可能性,狹小的室內空間原來有許多拯救,簡直把低下層庶民空間上昇到國民代表或聖詩水平。

金聖嘆評《水滸傳》謂「草蛇灰線」,故事的線索是可延綿千里的,收不收得回來則看敍事的功力。《寒戰II》中有一架衝鋒車是第一集時被劫走了的,第二集再出現時甚突兀、意義不明,在廢車場炸掉後又不知下落倒還罷了,問題是敍事鋪排引不起觀眾追索的動機。《比海還深》則不同了,敍事綿密,七八個線索在劇中全有呼應,連神龕前一串和菓子都有戲,生活的細節其實把生命一一交代,端看你發現沒有。

良多一直在母親家裏東翻西找,希望找到什麼去典當換錢,這行為相信令不少人齒冷;但到他真的找到值三十萬的舊硯台,拿到當鋪,卻發現父親曾經到處把他的書到處送人推廣,原來父親一直為他自豪。當鋪主人請良多磨墨簽名,鏡頭拍出良多罕有的莊重。下一個鏡頭他與前妻兒子會合,什麼都沒說,手上卻多了一個紫色的小包袱。那是父親的硯台嗎?電影沒有說明,但良多最後依然付不出贍養費,那也許他真的不忍賣掉父親的硯台。一個失敗的賭徒,在金錢面前無法做對決定,可能也包括心軟念舊;而浪子回頭,有時卻不能改變任何困境。這就是生命的真實。它如此淡酸而微喜。

最後一個鏡頭,復合無望、也沒籌到下次見面的贍養費的良多,與前妻及兒子分別,各自走向人潮。定鏡維持好久,前景是颱風過後堆積的破傘,也許是因為經歷過雨傘運動,我不免在破傘那裏看到情感與希望:是的我們已經摧折,並非完好,但僅僅是那經歷,如四口子在颱風夜中微妙的親密與理解,如良多在當鋪走了一轉,經歷本身帶着改變的希望,雖然它到底指向什麼,此時意義尚未顯明。生活有時願意寬恕,讓一切尚有轉圜。

上一則: 交稅高低 - 左丁山

下一則: 活轉手、死轉手 - 李碧華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