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

華裔公僕偏低大馬尋求對策 亞洲週刊 2012-08-19

 

 

華裔公僕偏低大馬尋求對策

大馬華裔普遍認為升官機會不大,加上比較喜歡經商,因而對當公務員興趣不大。


馬來西亞政府日前與華人社會最高領導機構華總聯手舉辦招聘華裔當公務員運動,與馬來族群踴躍應徵成強烈對比的是,公共服務局有兩百六十五個空缺,只有兩百五十名年輕華裔前來應徵,深刻反映雖然政府已經提高公務員的薪金及福利,同時降低錄取華裔公務員的門檻,華裔對當公務員的興趣還是偏低。
華裔不願當公務員的情況存在已久,儘管政府嘗試解決,同時也通過華總等華團協助,仍然未能說服年輕華裔進入行政體系。在大馬一百四十萬公務員隊伍中,八成是馬來族、一成五是東馬人、印度裔佔百分之三,而華裔只佔百分之二,這與華裔的人口比率(百分之二十三)差距太大。
由於公務員八成是馬來族,讓政府在執行政策及提供服務時面對不少問題,尤其是需要華裔或印度裔公務員的領域,如法庭翻譯、移民廳、關稅、警察等。政府也看到公共體系種族比率不平衡的問題,雖努力處理,不過因未能對症下藥,以致問題未能解決。
過往公務員被當作是低薪行列,政府在近幾年來大幅度調漲公務員的薪金與福利,使公務員的薪金達到私人界的水平。持有中學學歷的新公務員月薪加上津貼約為一千五百馬元(一美元兌三點一馬元),大學學歷者則可享有近兩千八百馬元的月薪及津貼;公務員也另外享有良好的醫藥照顧及房屋與汽車貸款福利。為了吸引更多非馬來族加入公務員行列,當局也降低入取門檻,申請者不再需要在大馬教育文憑考試中考獲馬來科優等成績,只需及格即可。儘管如此,還是無法吸引華裔的參與。
華裔不當公務員有其內外因素,華裔被視為是經商的民族,許多年輕人喜歡創業自己當老板,獲取更高的報酬及實現夢想。公務員雖被視為是鐵飯碗,薪酬及福利優厚,但華社久存的印象是,公共體系工作文化不同、華裔升級機會不大,因而使到許多人卻步。在當前內閣二十八個部門裏,只有三個部門秘書長是華裔或印度裔,而現有國立大學也沒有任何華印裔出任校長。
大馬華裔出任公共行政高職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在新加坡和香港,就有大馬華裔當高級公務員。大馬政府只有對症下藥,才有可能消除華裔對公共體系的刻板印象,從而促使華裔加入公共服務領域。■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