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4日星期四

蘋果樹下:杜牧那首《清明》 - 20130404 - 蘋果日報

 

蘋果樹下:杜牧那首《清明》

757

杜牧的那首《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和唐代許多名篇一樣,情景交融、膾炙人口而流傳千古。
然而,你可曾想到,若歷史有奧斯卡最短劇本獎,小金人的得主,則非杜牧莫屬?一首《清明》七絕,二十八字,包含了劇本所必須的各項要素。時間:清明時節;地點:路上;背景:雨紛紛;人物:行人、牧童;表情:欲斷魂;台詞:酒家何處有;動作:遙指杏花村。請李安來拍,會不會還可能是最佳影片?
此外,《清明》也常被「改編」,是被「改編」最多的唐詩。二十八字有人嫌其囉嗦,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說道「清明」就是「時節」,「時節」可以不要。「行人」當然行在「路上」,「路上」可以不要。「酒家何處有」本身已是問句,何必再加「借問」。「遙指杏花村」,牧童、農夫、其他行人,誰指都一樣,「牧童」也可以不要。因此,《清明》就由七言律絕變而成為五絕,「清明雨紛紛,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字數少了,詩味也少了,句式不合五言律絕平仄,失去原詩平仄相間相對、抑揚頓挫的韻律美。
有人主張不如每句減一字,也可成詩,變成「清明節,雨紛紛;路上人,欲斷魂。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如何?讀將起來,頗似《三字經》,也類順口溜,的是點金成鐵。
有人別出心裁,不減其字,而改其句讀,讀來如一闋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不知道是否有詞譜格式如此,但是(唐)詩與(宋)詞的格式,本來就有血脈相聯,詞譜句式的平仄結構,基本是由唐詩律句格式衍化而來。
王力先生說,「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後來詞跟樂府一樣,漸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餘』。」又說,「詞的特點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不但五字句、七字句多數是律句,連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也多數是律句。」
不是也有人將王之渙的《出塞》減去一字,當成一闋新詞嗎?王的原詩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減去其中一個「間」字,讀成「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可變而成詞,詞也可變而成詩,今試以一首《小重山.荷塘月夕》,略改數字,變為一首七律:
《小重山.荷塘月夕》
驟雨初晴雲影輕,荷塘新月色,眼中明。襲人花氣晚風清,消炎暑,涼意悄然生。
碧葉立亭亭,魚兒游淺底,不須驚。草叢池畔小蟲鳴,更闌也,天籟最堪聽。
《七律.荷塘月夕》
驟雨初晴雲影輕,荷塘月色益分明,襲人花氣空中散,消暑涼風水面生,碧葉亭亭皆自在,錦鱗款款亦忘情,草叢池畔蟲聲遠,夜靜更闌天籟清。

陳錫波

蘋果樹下:杜牧那首《清明》 - 20130404 - 蘋果日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