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星期日

蘋果日報- 李老師不是「建制」 - 陶傑

李老師不是「建制」 - 陶傑

李純恩文字惹禍,說香港的流行曲歌詞不通,填詞人會不會是文盲?

哪知這個行業比較狹窄,填詞人來來去去只那幾位,有人對號入座,認為你李某在嘲笑我。

李純恩時時旅行,跟我一樣,十分頂唔順在外面的中國人那種喧嘩打尖、搶吃爭食的暴發嘴臉,認為中國人十分野蠻。說中國人野蠻,在香港沒有事,因為一來他老兄觀察入微,有事實經驗根據;二來有十四億的「巿場基數」,香港人內心深處,都有一條邊界,不會覺得自己是那些暴發王八蛋民族的一員,所以安全系數高。

三來早有許多文豪先賢,如魯迅、胡適、柏楊,一百年來,尖酸刻薄得多,全由西方文明的角度,早就論證了中國人的劣質基因,所謂「一竹篙打一船人」,魯迅等人的竹篙早就打了,如果有人覺得「不客觀」,自己對號入座的大呼小叫,反而被人覺得連魯迅胡適的「作品」也沒有看過,自我暴露無知,所以除了一二儍瓜偶爾嘮叨兩句,大都敢怒而不敢言。

說現在的歌詞聽不明白,由巿場角度,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嘛,不必反應太過激烈。正如說過今日酒樓點心做得不好,也不必哪家寶號的廚師抗議你誣陷,說你想複製以前蓮香雙喜樓的好日子。在商言商,如果我是「詞人」,我會笑臉相迎,說:「如果連李老師這樣見多識廣的精英都聽不懂,一定是我們的東西做得不夠好,一定改善,希望兩三年後李老師會成為香港流行曲的最新觀眾。」這樣一來,棉裏藏針,李老師——大陸現在阿貓阿狗有點名氣都叫老師——都會做人,即刻收聲。

何況「複製過去」,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香港的什麼天星碼頭保育人士,不也想「保育」所謂的歲月情懷?「港英」的管治術,比「中國人當家作主」高明,正如中國人民「解放」了,都做了奴隸,大陸許多人覺得,如果今天能複製民國,能複製胡適、林𡽪音、宋美齡民國典雅的中國品味人物,實在太好了。

香港的「戾氣」,據說很嚴重。用廣東話的九音填詞,確實也比國語難,正如今日做白切鷄和蒸魚,也很難做成五十年代的味道,香港的家鄉雞、大家樂的廚子,也不會上街抗議的。香港填詞人也不乏才子,才子很高深,偶有遭人誤解,本亦尋常。有「時事評論員」將我們李老師「標簽」為「建制派」,變成「愛港力」和梁班子的同伙,這樣的侮辱,是太過份了,不要學共產黨一樣「上綱上線」,槍口一致對外嘛。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