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7日星期二

說不做的全做了,要做的卻做不到 動向雜誌第349期

 

說不做的全做了,要做的卻做不到

于怡郊

  八月二十七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說:「唯一的『刺激』就是強力推進改革。」意思是,中國政府既沒有採取強刺激措施,也沒有實行貨幣寬鬆政策,只是依靠改革來阻止經濟下行,推進經濟發展。

  可惜,李克強說不要做的,全都做了,而說要依靠的改革卻是無功而返。

  清楚加大政府投資的弊病

  都說中國經濟三十多年來高速發展,但二十多年來只要中國經濟出現下行苗子,政府立即加大投資力度,阻止經濟下滑。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一直實行貨幣寬鬆政策。這使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不但使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與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不相匹配,且消滅了改革開放以來好不容易形成的一個並不強大的中產階層。

  這對於中國政府或許不重要,可是二十多年來一貫依靠政府加大投資來阻止經濟下行,不僅不能讓那些在經濟過熱中得利的企業和個人回吐出來一些,而且使整個中國經濟喪失了在經濟波動中淘汰落後過剩產能、促使企業提高效率的自行調節、自我排毒功能。

  習李中央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上台以來,一直強調要擴大國內消費、要經濟轉型,不再走加大政府投資力度、貨幣寬鬆的老路,也提出了一系列促進市場化改革措施,譬如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實行貨幣抽緊政策,國有企業和國有項目向民營資本開放,淘汰落後過剩產能等等。

  可惜,這些改革措施幾乎全部失敗。

  改革措施幾乎全部失敗

  營業稅改增值稅本來目的是要促進中國服務業。中國GDP中服務業佔比只有百分之四十三,考慮到中國的發展階段,現在的服務業佔比應該在百分之六十左右,也就是說,中國服務業大概滯後了十七個百分點以上。「營改增」至今已近三年,結果並沒有達到中國服務業大幅增加的理想結果。因為營業稅改增值稅只是一樁外在的技術層面上的東西,要中國服務業大幅增長,必須有中國服務業大幅增長的市場需求。中國普通民眾的收入沒有在中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得到增長,哪來中國服務業市場需求的大增呢?

  去年六月央行抽緊銀根,市面發生「錢荒」,這本是好辦法,大陸過剩產能太多,市面銀根緊,資金不再便宜,照理能夠逼使那些落後過剩產能淘汰。可是「錢荒」不但沒有淘汰落後過剩產能、收縮地方融資,高成本資金反而妨害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因為那些過剩產能、房地產商和地方融資大多是國有企業,全部都有政府背景,它們本來就不是完全按市場規律行事的。

  習李中央一再強調國有項目和國有企業向民間資本開放,國企實行混合所有制。這可以節約政府資金,最主要的還是民間資本更講究效率,意圖讓民間資本的參與來提高國有項目和國有企業的效率,所謂要以改革來刺激經濟。

  可是至今為止,民間資本基本上沒有參與到開放的國有項目和國有企業中來。民間資本不來的道理很簡單,一是很多向民間資本開放的國有項目沒有吸引力,譬如有些地方開放的國有項目都屬於像鋼鐵、機械製造等夕陽產業;二是覺得國有大企業水太深,自己資本小,進去之後沒有話語權。資本都是趨利的,在低效率的國有項目和國有企業中,民間資本根本就看不到盈利的機會,它們憑什麼要陪玩所謂改革呢?

  微刺激已成一次真刺激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沒有辦法,習李只好再啟動老辦法──刺激政策,不過習李再三強調這次是微刺激。

  今年四月,中國國務院正式推出三項經濟推進措施,即棚戶改造、加快鐵路建設和扶持優惠小微企業稅收。這三項措施大致估算一下約在二萬億左右,是五年前「四萬億」刺激政策的一半,勉強可算是微刺激吧。可是,各地的穩增長政策馬上啟動,僅廣東、海南、天津、江西、貴州等多地發佈總額超過七萬億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如果全國各地都列出自己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再加上各部門的重點投資計劃,那總共會有多少呢?當年中央「四萬億救市」,各地各部門的配套計劃是二十多萬億!現在如果把全部配套計劃列出來也不是要達到近二十萬億嗎?

  何況,在推出上述三項微刺激措施之後,國務院又提出京津冀計劃、長江經濟帶計劃……,這些政府投資時間可能拖得更長一些,可總數決不會在數萬億元之下。

  微刺激早已成了真正的刺激了。

  貨幣寬鬆政策已經形成

  習李中央的「微刺激」措施很大程度的確是無奈的,而且他們也深知中國境內資本並不缺,因此中國政府公開提到貨幣政策總強調是中性的。

  可是刺激計劃一旦出台,中國政府不得不放鬆流動性。一方面通過央行的日常公開操作──回購和逆回購,增加市面流動性,另一方面央行給國家開發銀行一萬億再貸款以支持住房金融、支持棚戶改造;還有兩次針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定向降準」。

  以「定向降準」為例,看似是給予向三農和小微企業等專門領域貸款的銀行更多的流動性,但是定向貸款也是貸款,也要定期回籠的,流動性是要流動的,回籠的貸款再貸款難免流向其它領域。因此即使定向降準,受益面也會遍及整個經濟領域。

  在中國政府重又走上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放寬貨幣政策之後,中國經濟在今年二季度有所好轉,經濟下行似乎也被制止了。

  可是,一次次的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擴大信貸、長期的貨幣寬鬆政策,不僅是鈔票變毛,而且使政府投資的拉動效果越來越差。七年前,每增加一元信貸為GDP可貢獻八角三分,兩年前只能貢獻二角九分,現在只能貢獻二角了。

  果然,今年七月份開始,中國經濟重現下行趨勢。現在,中國政府辦法實在不多,有點走投無路了。

動向雜誌第349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