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壹週刊 - 1123 - 壹觀點 15/9/2011 全球股市發警號

 

壹觀點 15/9/2011

全球股市發警號

2011年09月15日

週一(九月十二日),兩年期的希臘債息攀上 73%,同樣以歐元為單位的德國十年期債息則跌至 1.72%的歷史新低。兩相對比,市場無疑判定希臘已然破產,由是引發一場環球股災。當天恒指下跌 4.21%,香港股市蒸發掉 7,740億港元。

希臘人口一千一百萬,國民生產總值( GDP)不到三千三百億美元,小國而已;即使破產,那又豈致禍延全球?沒有人是個孤島,全球經濟一體化,希臘的債券向全世界發行;單是法國的銀行即持有總值約六百五十億歐元(近九百億美元)的希臘國債,萬一希臘破產,這些銀行的損失又豈會少?
六百五十億歐元雖非個小數目,換作在別的時候,法國的銀行亦理應有能力承受這個損失。不幸,○八年爆發了一場金融海嘯,全世界沒有銀行不蒙受重創。舊患未癒,新創又來,那又焉有不被拖垮之虞?
再者,愛爾蘭政府給備受金融海嘯衝擊的銀行伸出援手,結果卻被拖了下水,以致要向歐盟求救方免於破產之難。殷鑑未遠,哪怕法國的銀行果有沒頂之虞,法國政府又會貿貿然加以拯救麼?何況法國的國債不少,達其 GDP的 83%,遠遠高出歐元區自設的 60%警戒線;再還包攬銀行的債務上身,不擔心會像愛爾蘭以至希臘那樣陷入國債危機麼?

法國面對的困局恰正是當前危機的棘手之處。過去每當經濟出現衰退,要麼中央銀行放鬆銀根、降低利息、催谷借貸,締造經濟生機;要麼政府擴張開支、促進就業、刺激需求。一旦經濟復甦,銀行盈利增加,由是補充資本,鞏固應變能力。與此同時,庫房收益改善,提供條件減債,恢復財政健康。這一回歐美政府何以不重施貨幣、財政故技殺出困境?
爆發金融海嘯三年下來,無論歐美,以鬆動銀根為主導的貨幣政策了無效用,皆因絕大多數銀行尚大有呆壞賬要消化。像法國的銀行那樣,滿手皆為希臘國債,加強防禦措施、充實資本尚且來不及,那又怎敢冒險犯難增加放貸?這麼一來貨幣政策又豈非給廢掉武功?
即使尚未爆發金融海嘯,以社會福利免費午餐見著的歐美大國莫不已財赤連綿、負債纍纍。這般境況,再擴充開支則又何異於增發國債?那麼早晚又怎不重蹈希臘覆轍,觸發新的危機?故此財政政策同樣行不得也哥哥。
希臘的困境刻畫出一個基本現實:不洗心革面,破除社會福利體制,重建財政健康,將無以走出經濟生天。同樣道理,不從整頓社會福利體制入手恢復財政健康,進而削除干預措施、寬減稅項,歐美經濟亦難有生機。
這些改革關乎根本,絕非一朝一夕便做得來。故此即使不是馬上陷入所謂「雙底衰退」,歐美經濟顯然還要再過一段漫長的歲月才能步出困境。環球股災,那是為未來的緊日子發出警號。

壹週刊 - 1123 - 壹觀點 15/9/2011 全球股市發警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