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8日星期四

蘋果日報- 認識香港舊貌

■70年代的彌敦道。

「喺舊課本中,可以睇到每個年代的舊貌。所以我特別鍾意收集幼稚園同小學課本,那些水彩畫真有味道。」劉智聰說:「八十年代以前的教科書大部份是水彩繪圖,後來才有真實相片。無論語文或社會科目都是圍繞香港社會,內附不同街道的繪圖。」圖片還是其次,新舊課本內容的分野才是重點。翻開五十年代小學五年級的社會科課本,我即嘩然:「嘩!第一課便從旅遊的課題中談到國際關係,提醒學生旅遊時要注意國家之間的友誼關係,我高中才讀到吧!」相比八十年代至現在的課程內容仍然停留於「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的論點,內容偏向講述香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貿易問題,明顯地較五十年代的內容欠缺全面性。「上個年代,很多人小學畢業便要出來社會做事,因此教學內容都較社會性,如50年代的語文課本裏,經常提及父親在輪船、工廠工作,完全反映當時大眾化的主流職業。」在舊課本中,才知50年代以前的教學比現在更重視思考,亦見教育制度不斷退步。記得我小學時,當時教學方式是典型填鴨式教育。小三語文課老師教授「又……又……又」句式,老師硬要每人寫「香蕉又香又甜又好吃。」我寫了「香蕉又醜又臭又難吃。 」結果被老師罵了一頓,我犯了甚麼錯?在整個小學的學習生涯,教育不重思考,一字不漏地背誦模擬答案最要緊。相比現在的所謂思考教學,亦不見上乘。曾跟小學生補習,老師課堂上甚少跟學生討論社會議題,卻成了考試的高分題目,這究竟是誰的責任?

■一本舊英語課本,從對話可知當時戲院前座較後座收費便宜。

■七十年代的課本只售二元八角,相比現在動輒上百元,是另一個世界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