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星期四

余杰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余杰[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余杰

出生
1973年10月3日(1973-10-03)(41歲)
四川省成都市

現居地
美國维吉尼亚州

職業
小说家评论家散文家诗人

國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教育程度
大学

母校
北京大学

創作時期
1998年至今

體裁
小说评论散文

主題
民主自由人权

代表作
《火与冰》
《铁屋中的呐喊》
《刘晓波传》

獎項
席殊读书俱乐部“十大好书”之一
1998年 《火与冰》
《亚洲周刊》“年度最尖锐评论奖”
2000年 《为自由而战》
美国纽约万人杰基金会“万人杰文化新闻奖”
2002年
香港汤清基督教文艺奖
2006年 《香草山》
纽约特雷恩基金会“公民勇气奖”
2012年

受影響於
[折叠]

加尔文主义

余杰(1973年10月3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成都人,人文政治题材作家独立中文笔会副会长(2005年-2007年),积极参与中國人权活动并公开表达自己观点。曾在多位人权律师和作家组成的家庭教会北京方舟教会聚会。现居美国,在美国丰收华夏基督教会聚会。

目录

[隐藏

生平[编辑]

1973年,余杰生在四川省成都市。13歲開始发表文学作品。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近代文学史、思想史和学术史,硕士论文为《〈知新报〉研究》。

1998年,出版随笔集《火与冰》,被其自稱為“抽屉文学”,该书尖锐批判中国大陆的文化和政治弊端,在知识界和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反响。

此后,陆续出版《尴尬时代》、《我的梦想在燃烧》、《拒绝谎言》、《致帝国的悼词》等多部杂文集和长篇小说《香草山》,以及研究日本文化和中日关系的《铁与犁》、《暧昧的邻居》,研究美国文化的《光与影》等著作。

2000年,余杰研究生毕业之后,受聘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但是中国现代文学馆根据作协的指示拒不履行已经与余杰签署生效的工作协议[1][2]。余杰后在网络和海外媒体发表《致中国作家协会的公开信》,痛斥官方的文化专制主义,呼吁知识分子一起捍卫言论自由[3],大陆数十名作家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表示声援[4]。《纽约时报》[5]、《时代周刊》等国际媒体也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

此后,余杰成为完全靠稿费维持生活的独立作家。2000年以来,其作品越来越难于在中国大陆发表,遂更多发表于香港《開放雜誌》、《苹果日报》、台湾《印刻》杂志以及美国中文网站《观察》、《民主中国》、《人与人权》、《议报》、《博讯》等。

2003年,受洗成为基督徒,余杰開始深切介入一系列人权案件。先后参与多封重要公开信的起草或签名,为遭到不公正审判的西藏活佛阿安扎西、被判处重刑的“新青年读书会”成员、被以莫须有罪名起诉的家庭教会牧师蔡卓华、被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等人呼吁。余杰一直密切关注以“天安门母亲”为代表的“六四”受难者及其家属、受到官方打压的基督教家庭教会以及上访者和遇难矿工等弱势人群的基本人权

2003年,余杰与王光泽刘晓波等发表公开信,呼吁当局“迅速迁移毛泽东尸体,将毛主席纪念堂改为文革博物馆,将毛像从天安门城楼取下”。2004年,在六四事件十五周年前夕,余杰与王怡联名发表公开信,谴责中共十五年前的的行為,建议中共当局及对死难者及其家属早谢罪并启动政改。2005年,余杰与丁子霖、刘晓波联名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公开信,谴责法国政府游说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与刘晓波一起推动独立中文笔会捍卫言论自由的努力,多次受到秘密警察之骚扰。

2006年5月11日,余杰以中国大陆家庭教会成员和异议作家的身份,与王怡、李柏光一起在白宫受到美国总统布什的接见,针对中国大陆的宗教信仰自由等问题展开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深入交谈。西方主流媒体评论说,这是中国家庭教会的“破冰之旅”。

余杰曾先后赴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6]芝加哥大学[7][8]巴黎第七大学[9]、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悉尼科技大学莫纳什大学海德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10]台湾大学[11][12][13]等学府访问和讲学[14]

2012年1月11日流亡美国,並於翌日抵達華盛頓特區自由亞洲電台專訪中他稱在2011年長期被軟禁在北京家中[15][16][17]。随后在美国发表了《揭露中共暴政,奔向自由世界》的声明[18][19],并表示他获得刘晓波妻子刘霞授权,将出版《刘晓波传》。[20] 2012年10月,余杰获得纽约特雷恩基金会之“公民勇气奖”,是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个华人。他又表示已經受到美國政府的保護[21]

2014年2月24日,表態反對民主進步黨凍結台獨黨綱:「民主與獨立,宛如天使之兩翼,缺一不可。……以國際形勢而論,在世界範圍內,獨立的潮流壓倒了統一的號召。晚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獲得獨立的國家的數量,幾乎跟原有國家的數量一樣多。……民進黨更應當捍衛而不是放棄台獨理念。民進黨還應當張揚和傳播獨立的崇高價值:有了獨立,才會有自由;有了獨立,才會有民主;有了獨立,才會有人權;有了獨立,才會有尊嚴。」[22]

奖励和荣誉[编辑]

  • 1998年,处女作《火与冰》被席殊读书俱乐部评为 “十大好书”(文学类)之一
  • 2000年,政治评论《为自由而战》获《亚洲周刊》(英文版)“年度最尖锐评论奖”
  • 2002年,获美国纽约万人杰基金会之“万人杰文化新闻奖”
  • 2006年,长篇小说《香草山》获得香港汤清基督教文艺奖。
  • 2012年,纽约特雷恩基金会之“公民勇气奖”。

學術訪問[编辑]

  • 2003年春,余杰入选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计划”
  • 2003年秋,受日本参议院邀请访问日本
  • 2004年春,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
  • 2004年秋,获法国外交部邀请访问法国
  • 2005年冬,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席“亚太作家论坛”
  • 2006年夏,赴德国柏林出席国际笔会年会
  • 2007年春,应台湾《印刻》杂志邀请访问台湾
  • 2007年夏,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席“反右运动五十周年国际学术会议”

評介[编辑]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晓虹称赞说:“思考的锐利与写作的自由状态,赋予其论说以内在的魅力与气势。这是许多写了一辈子学术论文的研究者,从来不曾达到的境界。”[來源請求]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晖评论说:“余杰文章中的批判精神与对自由个性的向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许多热血青年视他为心中偶像,许多中年才俊视他为同道,许多执着的老年人视他为忘年交。但当然,也有许多人——特别是被他批评过的那些人对他的文字如感芒刺在背。”[來源請求]

独立学者傅国涌指出:“少年余杰的横空出世,在整个二十世纪恐怕只有五四时期的胡适先生、台湾六十年代的李敖庶几可以比拟。他的文字清新、尖锐,甚至不无稚嫩,但却说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相。”[來源請求]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评论说:“余杰于九十年代后半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上学期间开始批评活动,被称为‘北大才子’。在众多的中国作家酣醉于高度经济成长、忘却人权问题、弱者败者的救济问题的今日,余杰的作品以充满正义感的社会批判,令人耳目一新。正因为如此,余杰正在忍耐他所尊敬的鲁迅也未曾体验过的残酷的弹压。”[來源請求]

八九民运学生领袖王丹认为:“余杰以犀利的言论频繁轰炸沉闷的中国知识界,以初生牛犊之势令人刮目相看,显示了在九十年代前期出现了自由知识分子断层之后,八九一代学人开始展示实力。余杰使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学人的锐气和清醒,也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希望。”[來源請求]

主要作品[编辑]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 《老鼠爱大米》,大象出版社
  • 《老鼠爱大米》,香港明报出版公司
  • 《爱与痛的边缘》,大象出版社
  • 《爱与痛的边缘》,香港新丝路出版社

2002年

  • 《香草山》,长江文艺出版社
  • 《压伤的芦苇》,长江文艺出版社
  • 《火与冰》(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3年

2004年

  • 《光与影》,东方出版社
  • 《铁与犁:百年中日关系沉思录》,长江文艺出版社
  • 《我的梦想在燃烧》,当代世界出版社
  • 《铁屋中呐喊》(修订本),当代世界出版社
  • 《暧昧的邻居》,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年

  • 《百年中日关系沉思录》,香港三联书店
  • 《日本,一个暧昧的国度》,香港三联书店
  • 《天安门之子》,香港开放出版社

2006年

  • 《香草山》(修订本),珠海出版社
  • 《沉默的告白》(散文自选集),珠海出版社
  • 《日本色情影视发展》,香港三联书店

2007年

  • 《几番魂梦与君同:小山词中的爱欲生死》(与宁萱合著),同心出版社
  • 《致帝国的悼词》,香港田园书局

2008年

  • 《中国教育的歧路》,香港晨钟书局
  • 《白昼将近:基督信仰在中国》(余杰受洗成为基督徒之后,四年之内完成的第一本以基督信仰为中心的著作),香港晨钟书局
  • 《白头鹰与大红龙:美中关系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香港晨钟书局
  •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美国劳改基金会

2009年

  • 《彷徨英雄路:转型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台湾联经出版
  • 《从柏林围墙到天安门》,台湾允晨文化

2010年

  • 中国影帝温家宝》,香港新世紀出版社(余杰因此书被中国警方传讯),台湾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公司
  • 《一生一世的仰望》,台湾基文社(和王怡合著,“基督与生命”系列访谈录)
  • 《我有翅膀如鸽子》,台灣基文社(和王怡合著,“基督与生命”系列访谈录)
  • 《谁为神州理旧疆》,台灣基文社(“基督与中国”系列访谈录)
  • 《泥足巨人》,台湾允晨文化

2011年

  • 《生命书:圣经里的大智慧》,台湾新北市橄榄出版
  • 《香草山》,台湾远流出版,意大利圣保罗出版社(意大利文版)
  • 《万缕神恩眷此生》,台湾基文社

2012年

  • 《我無罪:刘晓波传》,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台湾时报文化
  • 《河蟹大帝胡锦涛》,香港晨钟书局,台湾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公司

2013年

  • 《解毒国民教育:通往心灵自由的五十本书》,香港晨钟书局
  • 《流亡者的書架:認識中國的五十本書》,台湾水牛出版社(《解毒国民教育:通往心灵自由的五十本书》改名)
  • 《大地上的麦子》,台湾基文社(和鍾道合著)
  • 《我听见斧头开花:信仰、藝文與生活》,台湾橄榄出版

2014年

  • 《萤火虫的反抗:这个世纪的知识分子》,台湾主流出版公司,香港九江文化出版社
  • 《中國教父習近平》,香港开放出版社,台灣前衛出版社
  • 《火与冰》(全本),香港九江文化出版公司,台湾水牛出版社

余杰品評過之人物[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人物访谈】张敏:“求仁得仁”的余杰
  2. ^ 余杰 -- 个重要的人权信息
  3. ^ 余杰《致中国作家协会的公开信》
  4. ^ 中国“自由主义”学者声援余杰
  5. ^ Beijing Journal; Chinese Scholar Learns the Danger of Criticizing(英文)
  6. ^ 大学的危机与人文教育的缺失——在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会的演讲
  7. ^ 余杰芝大演讲「中国网络言论自由」
  8. ^ 大陆著名独立作家余杰芝加哥演讲
  9. ^ 余杰应法国外交部邀请访问法国,向法国各界介绍独立中文作家笔会
  10. ^ 余杰:引导大学师生追求有信仰的人生——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伍渭文牧师访谈
  11. ^ 余杰:台湾民主稳定 迥异于中国媒体报导
  12. ^ 大陆流亡作家看台湾余杰:知识分子应抵抗权力诱惑
  13. ^ 余杰台北演讲 称刘晓波不可能流亡海外
  14. ^ 余杰:美国游历
  15. ^ 中国异见作家余杰抵达美国 - 2012年1月12日 BBC中文网
  16. ^ 遭受迫害的異議作家余杰抵達華盛頓,2012年1月12日美國之音中文網
  17. ^ 北京異議作家余杰接受自由亞洲電台專訪,2012年1月12日自由亞洲電台
  18. ^ 流亡异议作家余杰详述遭中国警方酷刑经过
  19. ^ From Virginia Suburb, a Dissident Chinese Writer Continues His Mission. 紐約時報. 2012-02-25. (英文)
  20. ^ 余杰将出版《刘晓波传》
  21. ^ 商業電臺:內地異見作家余杰獲美國政治庇護
  22. ^ 余杰. 凍獨是死路,獨立是活路. 自由時報. 2014-02-24 [2014-03-16] (中文(台灣)‎).

外部链接[编辑]

余杰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