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6日星期日

小鮮肉今昔 - 陶傑 | 2017-08-06 | | 蘋果日報

小鮮肉今昔 - 陶傑 | 2017-08-06 | | 蘋果日報

小鮮肉今昔 - 陶傑

「建軍」大片被指濫用小鮮肉,遭到大陸革命後人聯署炮轟,罪名為小鮮肉們擠眉弄眼,侮辱革命前輩形象,兼散播歷史虛無主義。
電影是一盤生意,小鮮肉不是問題,唯須有戲中那個時代的氣質。「鐵達尼號」裏的李奧納度狄卡比奧,背景維多利亞時代轉入愛德華的帝國時代,雖然角色是下層,演員是美國人,但鮮肉得英國,連同口音也說得好。
共產政治片洗腦太過猴急,銀幕上的「革命家」:朱德四川人、林彪湖北人、毛澤東湖南湘潭,口音本應南腔北調,生怕年輕觀眾聽不懂,都「統一」成中央台標準普通話,這一點,對不起,Again,人家英美就比你好。
小鮮肉有不同的時空氣質,即使一塊鮮牛排,和牛、安格斯、澳洲的上等肉,跟大陸的老黃牛,色澤紋理一看就不同。
譬如,有兩張民國聞人圖。同樣四人:張大千、馬連良,居側的一個年輕人,着長衫,也手持摺扇,即文士沈葦窗。發黃的下圖攝於一九四九年末或一九五○年初,民國在大陸傾覆,馬連良、張大千、沈葦窗都來了英國殖民地香港避禍。沈葦窗時年三十,浙江烏鎮人民,江南水鄉的波光櫓影,都浮漾在修養的氣色裏,這就是真實的小鮮肉。
馬連良在香港住了大半年,在娛樂戲院登台唱戲,還與馬師曾等相從。因有米字旗的庇蔭,可以想像,那一段時日,是中國文人精緻文化的最後風流日子。攝影家高嶺梅,是當時攝影師中翹楚,張大千住在彌敦道的高家,眼看大陸赤燄高張,一眾精英,張皇北窺,不知去從。
馬連良後來因「周總理」召喚,還是北上了,迎接新中國京戲改革。張大千去了台灣。小鮮肉沈葦窗留了下來,組織蘇浙同鄉會。
第二張我猜攝於一九五六年,這一年馬連良隨「中國民間藝術團」訪港,馬連良回來,在普慶戲院登台,時陷六載,知識份子經歷了毛澤東下令的思想改造,批判武訓傳、胡風、胡適。
共產黨原來不是吃素的,馬連良南來,面上多了一層風霜。沈葦窗也發了福,不再小鮮肉了。第四人是馬連良的樂師李慕良,樣子倒沒有變。
馬連良這一年回來,不太敢說話了,登台普慶。京劇名伶孟小冬從台北悄悄來港,來普慶坐在樓座,遙看身陷匪區的故人馬連良。戲唱完,舉座喝采,孟小冬戴一副墨鏡,悄悄離場,從此永無再見。
以後,馬連良橫死於「文革」,張大千去了巴西。沈葦窗在香港辦「大成」月刊。我在家裏聽父親的京戲唱片,聽馬連良、裘盛戎、袁世海的「借東風」和「群英會」。At least we had Paris,今日,這一切通通沒有了,當然,幸好還有英國。



Z8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