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日星期日

「穷」或「窮」 - 李碧華 | 2017-10-01 | | 蘋果日報

「穷」或「窮」 - 李碧華 | 2017-10-01 | | 蘋果日報

「穷」或「窮」 - 李碧華

也許簡(殘)體字是大陸掃盲工程的政策和手法,不過我們都在繁(正)體字中成長,常認為簡(殘)體字沒文化沒內涵,而且組織欠範兒不漂亮。
有人(當然是強國人)跟我掰,就以這個大家十分熟悉的字為例:
簡體字「穷」,「宀」:小小空間、「八」:八個小時、「力」:使勁出力──一個人在狹窄細小的地方,天天拼命苦幹八小時,正如粵語中「出咗半斤力,攞不足八両」,這不是窮是什麼?所以簡體「穷」是吃力的,只能求生存,不能謀發展。一股牛力,有何作為?慘不慘?
不,沒繁體字的慘。「窮」一望而知,在一個小如洞「穴」的地方屈委着,站也站不了,只能彎腰低首「躬」着身子,久而久之,談什麼挺直脊梁?甚至起不來了,此情狀,就像香港那些住劏房、棺材房的人,連個出力的空間都沒有。
比起來,哪個字意義深遠些?
──不過我這樣想,只消有萬分之一的機會,都不要放棄。世上沒人記得苦幹的過程,只看得意的結果。吃力、吃苦、吃虧……加油努力終會演變為吃香、吃得開,還可隨喜吃貨。不管「穷」或「窮」,追求伸個懶腰翻身脫秆的好日子……



Z8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