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星期二

李冬木:日本大震灾给我们的启示_评论_腾讯网

 

李冬木:日本大震灾给我们的启示

2011年04月13日08:21南方网李冬木我要评论(1)

字号:T|T

李冬木 旅日学者

“3·11东日本大震灾”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

地震、海啸以及后来的冻、饿、疾病、过度疲劳、巨大压力下的精神崩溃,造成13130人死亡,13718人失踪,4793人负伤,145565人被迫避难,房屋全毁48766幢,道路毁坏2136处(根据日本警察厅4月11日下午5:00公布信息)的人间大惨剧。

这还并不是结束,惨剧还在继续。被称作“余震”的6-7级强震仍接二连三,福岛核电站仍然是隐患焦点。3天以前,京都大学和广岛大学的联合调查团队公布了他们在距离核电站30公里圈外对8种放射性物质实施检测调查的结果:在距福岛第一核电站30公里半径圈外,3个月后放射性物质浓度仍将是标准值的400倍;其中“铯137”含量为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时“强制迁移区”的4倍。铯137对人体危害极大,半衰期为30.7年。这还仅仅是顺着堆壳的裂缝往外“冒烟”或“淌水”,壳体一旦被内部高热烧穿,或被持续不断的地震颠碎,其灾难性后果就不是日本的这几个岛屿可以包裹得住而一定是世界规模的。

灾难还在继续,我们惟有心中祈祷它快点过去,至少不再次失控滑向更坏的那一头。

日本有评论家提出,这场“大震灾”结束了日本的“战后”。过去讲现代日本,不论说什么都是从“战后”开始,今后将会改为“震后”了。这提法很能让人接受。不过,日本现在尚处在“震中”,虽然“阁僚”们早已将工装换成了西服,却还没开始真正的“震后”。尽管如此,还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场灾难彻底改变了众多日本人的生活,也改变了众多日本人对事物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震后”也就不仅仅属于日本的故事,而是要产生与之相应的世界版本。因为世界也正因为这场地震而改变想法。例如关于核能、核电站,哪怕是一时性的,包括中国在内不是好多个国家都“叫停”了吗?

4月11日中国《人民日报》和韩国《朝鲜日报》上都刊登了日本菅直人首相的感谢广告《纽带》。日语的原标题是“絆”(音Kizuna),在日语里是个很能传递情感的好词语,即使不多做解释在日语语境里大家也能理解。英语Thank you for the Kizuna,意思也表达得很清楚,但在中国却“给不上力”,尤其是太“直译”日语语感上的暧昧习惯,把感谢的对象主语“中国”给省略了,就使得那层感谢的意思在汉语中大打折扣。这和田中角荣当年对周恩来道歉时说的“添麻烦”一样,恐怕会成为今后大学课堂上中日语言比较的好话题。我个人倒是觉得菅直人这条感谢的“纽带”里,除了对中韩两个邻国的援助表示感谢外,倒更有一种灾难意义上的“同命相连”的纽带意义——— 尽管菅直人本人可能并没意识到。

此次“东日本大震灾”让日本核电站的安全隐患以及东电公司不作为和政府行政指导不力等问题暴露在世界面前,“安全神话破灭”的耻辱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愤怒责难也都实属咎由自取。不过,从批评一方来说,如果不把问题本身内在化,那么也就只能是走嘴不走心,宣泄一下而已。问题是应该从日本汲取什么样的教训?

个人意见,首先,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很无力的。对大自然多一点敬畏之心,可能比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豪言壮语更能使人类容易与大自然相处,更能增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其次,灾难不是不会发生,灾难发生时,所有“幸免”都纯属意外。第三,作为核能大国,日本核能的教训值得认真总结,而且这又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乃至更高层面的国家战略问题,而是事关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问题。人类还并没有掌握可以完全控制核能的技术,不论有怎样的行政强权都无法杜绝核能产生过程中的故障、事故乃至灾难。一辆汽车即使有故障,也绝不会是那种在高速行驶时方向盘、油门、变速箱和刹车都同时失灵的故障,因为它是人类已经掌握了的成熟技术;然而核电站却会在瞬间让所有的控制系统都失灵,就像福岛核电站所发生的那样。

最后,还想重提本文开篇部分的伤亡数字。日本搜寻得很彻底,数字也很精确,而且随时确认,每天都在更新。这一点不应该看漏,值得学习。

李冬木:日本大震灾给我们的启示_评论_腾讯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