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星期四

「李克強泡沫」或明年破滅 2013-08 爭鳴雜誌第430期

 

大陸熱線

「李克強泡沫」或明年破滅

──地方債最終會打包上交中央

(大陸)綦彥臣

  中國社會生活中,有多種帶來災難寓意的「泡沫」說法,如房地產泡沫與股市泡沫。之所以有諸種泡沫,原因就是各種利益集團在背後推動,而社會由於中間組織嚴重缺位而無法對抗前者,最後是底層人群悲歎「命苦別怨政府,背運別怨社會」。「李克強泡沫」不是李克強自己製造的,儘管它與習李新政有密切的內在政經關係。

  推動「李克強泡沫」形成的力量一翼來自國際資本集團,它們認為李會堅定地推行類似休克療法的經濟政策,最終是「短痛換取長期利益」即經濟真正轉型,是為「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的核心;另一翼來自國內資本集團,它們希望形成「李克強區間」即GDP年增速保持為百分之七點五左右、物價增幅控制在百分之三點五左右。形象地說,後者的經濟增長目標是「保七」,而政策套路仍是既維持高增長又實現結構調整。

  中小企業亦推助產能過剩

  事實上,在維持高增長的條件下實現結構調整是不可能的事情,全球經濟史上也沒出現過,在中國最有體制內外共識的朱鎔基改革當中也沒實現該既定目標。因為中小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總和大於國企與大型民企所提供,中小企業的資金缺短成為政治問題,以至於全國中小企業協會的會長李子彬給主管副總理馬凱寫信訴苦。就經濟循環看,中小企業雖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它們也是中國產能過剩的貢獻者。國企與大型民企靠政府補貼而擴張產能固然應受到批判,也應該是結構調整的重點對象;但是不解決中小企業的結構問題,既不可能抵抗生態破壞也不可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發明「李克強經濟學」概念的國際資本勢力列出了一長串目標,抵抗生態破壞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其中的兩項。實現中小企業結構轉變的前提是科技創新與服務升級,更具體的是支持此兩類微型企業的發展。然而,無論國有銀行還是民營金融都不可能向三到五人的大學生「科技小攤」貸款,而此類「科技小攤」不僅是解決就業的有效出路,而且還是社會性創新力積聚之所必須。

  再看服務升級,由於腐敗推動的資本回報率高企,服務業的升級願望(也可以包括上指「科技小攤」)已經讓位給了租金壓力。本來,房價階梯性上漲可以讓所有者降低租金水平,但是,由於房產(鋪面)所有者中有大量的公職人員,他們不會讓政府頒佈限制租金水平的地方性法規,而中央政府層面亦不作為。至於通過人大立法程序解決即便有可能,實施起來也會遭遇難以預見的抵抗。

  地方飛債高達兩萬五千億

  公職人員靠出租門店乃至出租二套及三套住房謀求資產性收入本身絕不違法,內在的悖論是「賣地政府」的貪婪作為推動了公職人員搭便車的願望。還有,地方主要官員的權力資本化也與「賣地政府」融為一體,希望博取更高的回報率。淡化腐敗的政治因素,在經濟學意義上,它是租金進而高物價水平的主要動力之一。

  目前,地方政府部門直接融資債務與其所擔保債務之合計數據十分混亂,有說至去年底為十二點一萬億者,亦有間接計算出九點六萬億者。由於底數不清,財政部開始督促地方財政部門與銀行進行對賬。可以肯定地說,結果差距會更大,因為三、四線城市向非銀行機構(如民辦擔保公司)借融通資金(短期,不超過三個月)的行為已經普遍化,而這一塊不可能進入財政部對賬底單。十二點一萬億與九點六萬億兩數據的差額正是這一塊,簡單地說:全國共有二點五萬億的地方政府飛債,它不可能被納入中央控制系統。

  地方債還在增加,等到地方性債務危機真正形成壓力及銀行本身出現資金斷鏈情形時,中央必然會指令地方政府將債務打包上交。也就是說,「李克強泡沫」的破滅是失言於不出台新的刺激政策,因為地方債打包上交中央是變相的「新四萬億」,且比四萬億大三到四倍。預測而言,到明年下半年,地方債風險爆發臨界首先會迫使「李克強經濟學」邏輯地放棄對過度投資的管控。

  中央不可能出台減稅政策

  被國內資本勢力發明出來的「李克強區間」概念還有數據之外的含義,即是說:管控地方債務、控制過度投資乃至於明確生態環境指標都行,但不能讓地方政府在非稅收入上「繫脖兒」。經濟下行,正式稅收大幅下滑,地方政府不但是甘冒激化社會矛盾的風險向民眾開罰單(比如城管重傷人乃至於打死人的行為背後都有難以完成的罰款任務),而且還要取消一些原來以優惠政策面目出現的收費減免。

  後一種行為惡化了中小企業經營的政策環境,但中央政府又不可能迅速對中小企業施援手,委蛇以難見效果的激活民間金融言辭而已。民間借貸風險與地方債務風險的雙高狀態已令地方政府進行更加積極的維穩運作,陝西神木的「造謠事件」已經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地方政府的「兩個務必」實際上是被中央認可的,所以才出現上半年高達一萬一千億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這個數據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百分之六十。就是在如此尚有活路的情形下,第二季度的賣地收入也比第一季度下跌了百分之五十三。

  若真的實現結構調整即中央與地方在短期目標與長期效果的平衡上達成共識,應當以中央與地方兩大稅系同時減稅為前提。剔除休克療法的意識形態因素,中國就是實行「半休克」,也不可能實現減稅。對於一些地方政府雖有今年上半年非稅收入增幅遠超過正式稅收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利好,但是,靠此類竭澤之舉應付短期危機尚可,歸還銀行貸款還是要靠正式稅收。權衡之下,「李克強經濟學」與「李克強區間」交集就是:地方債打包上交中央,取消所有的減稅計劃且全面放棄對非稅收入的管控──「李克強泡沫」因此而破滅,安慰新政的唯一看點是「『保七』成功」。

爭鳴雜誌第430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