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星期三

蘋果日報- 盡論中國:習李經濟學的矛盾 - 李平



盡論中國:習李經濟學的矛盾 - 李平


外界近年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焦點一直是三個指標,包括GDP增速、CPI控制目標及貨幣供應增幅。今次會議是習近平、李克強(圖)首次拍檔主導,這三項指標不只關繫到明年的經濟目標、政策,更關繫到兩人的政治理念甚至是權力的矛盾、磨合。

權力重新分配表現
英國巴克萊資本首創「李克強經濟學」概念,指其三個支柱是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槓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但內地6月爆發小型金融風暴,當局被迫開閘放水,李克強經濟學已失色,海內外媒體轉炒習近平經濟學、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其四大支柱是頂層設計與總體規劃、去水分式增長、調結構及區域經濟帶動整體。


習近平經濟學取代李克強經濟學,實質上是權力重新分配的表現。習、李兩人在農村土地流轉、自貿區、經濟增長速度等問題上的分歧,屢屢以矛盾公開化的標題出現在海外媒體。中共起草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改革決定,李未擔綱,反由習主導,更被視為李氏經濟大權旁落。


三中全會前,李克強到黑龍江召開座談會,聽取東北三省及福建、河南、新疆的省長彙報,習近平早前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都是為籌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算是行禮如儀。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維持GDP增速為7.5%、稍後成立的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如由習近平主持,那麼,李克強經濟學就應該自此下課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