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星期六

�果日�- 必也正名 - 陶�

蘋果日報- 必也正名 - 陶傑
必也正名 - 陶傑

香港在英治時代,有中國文化氣息。

單看官名:今日叫「政務司」,以前稱「布政司」。什麼叫布政?布衣黔首,布政就是老百姓的事務。今日叫「首席檢控官」,以前叫「按察司」,楊鐵樑大法官曾掌此職。「司」這個字,已經是很古老的中國官名。諸葛亮說:「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今日叫「司長」,不中不西不日,實屬亂來。

孔子說「必也正名」。特區政府今日形象不堪,先是「名不正」之累。譬如「公務員事務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事務」一詞,純屬多餘。政府每一部門,都為處理事務而設。外交部就外交部,不必叫「外交事務部」,因為「交」就有「處理事務」之意。財政部和內政部,不必叫「財政事務部」和「內政事務部」,因為「政」就是事務。

香港特區的中文崩壞,特區政府又想破舊立新,以前所謂「港英」,已經為你設計好,不必叫「公務員事務司」,而叫「銓敘司」。銓敘,就是很古老的中國官名,專管官員的聘用和考核,歸由六部的吏部名下。譬如唐朝,起用一個官員,要經「三銓」:吏部尚書,加上左右侍郎,也就是部長和副部長共三人批准。

殖民地時代銓敘司,許多英國人做過:一個叫施恪(Alan James Scott),當過運輸司,因想為汽車裝上電子監察器計算路稅,遭到民意反對,方調此職。另一個叫屈珩(Edward Wiggham),矮個子,戴眼鏡,有書生氣,後來調任香港政府駐英辦事處。霍德也當過銓敘司,後來出任布政司。銓敘司是考評政務官的人,為殖民地選聘人才:「人才」不可以太有個性,卻要忠誠;不可以有想像力,卻要有辦事執行能力。個性和想像力,留給英國人來發揮。英治時期的銓敘司,就有很精細的政治頭腦,今日變成「公務員事務局」,就不一樣了。

今日中國,最高人物說要「復興中國文化」。「港英」已經為你保留了許多中國文化,你「當家作主」,是自己將中國文化,由名號開始剷除的,像拆除舊北平的城牆。今日的特府,變成四不像,要重建公信力?

哈哈,難了。



HH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