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星期四

蘋果日報 - 20120301 - 型人狂話

 

型人狂話

2012年03月01日

中國建築師王澍,獲得美國普立茲克建築獎,即刻接受蘋果日報訪問,宣示:得到此獎,不僅是對「我本人的肯定」,更是對「所有堅持地方理念的肯定」。
這位王先生答得好。第一條:是對「我本人的肯定」,我本人,不是什麼十四億中國人民;第二條,是對「所有堅持地方理念的肯定」,地方理念,就是各顧各的理念,不是天下一家面貌億人如一的理念,無論是美國人講的「地球一體化」( Globalization),還是中國人講的「大一統」。
王先生最可貴的地方,是把「我」置於「國家」之上,這就把許多隻伸過來拉扯衣袖叨光抽水的「同胞」的手,一下子都甩開。在才華的國度,要我行我素,不要讓這個「我」字,被一個平庸而嚕囌的集體拉向下沉,「我」要高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王先生沒有說「這是中國人的光榮」,「對中華文化的肯定」,有這點見識,很了不起。
不過王澍得到美國大獎,有一點或許得罪了他本來的國家的憤青:他竟然「爬上城頭駡漢人」,抨擊「中國官場崇洋,不信任本土設計師,大型項目多請外國人設計,中國建築界總盯着外面」,連中國美術學院一個校舍,找他王某來設計,「也需要很大勇氣」。
在中國,說真話需要很大勇氣,找一個中國人來設計樓房,也需要很大勇氣,正如你我去了大陸,在街邊買根油條,看見一盆濁油,敢吃嗎?也需要很大勇氣。豈止中國的建築「盯着外面」,子女讀書升學,也盯着外面。富翁找後路,官員轉移資產,也盯着外面。連小農美學大師張藝謀拍電影,也盯着外面。「盯着外面」,也就是盯着西方,他們內心都明白,雖然 GDP有多高,有幾多外資湧進來,雖然歐美的經濟不好,但其實他們出生成長的那個地方,實在不怎麼樣。
香港記者到底實際,即刻問他:現在不怕了,美國給了你大獎,西方的白人說你行了,基因崇洋的中國人一定會信服,從此,在你的祖國,你大把商機了。
哪知道這位王大胖說:「對我來說,一般意義的賺錢,我早就沒興趣了。」
嘩,對賺錢沒興趣?那麼坐私人飛機、遊艇,有興趣嗎?王澍身上還有一絲中國人的民族氣味嗎?冇?嘩,好型啊。

蘋果日報 - 20120301 - 型人狂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