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星期六

蘋果日報- 中文和漢語 - 陶傑

蘋果日報- 中文和漢語 - 陶傑

中文和漢語 - 陶傑

許多父母想送子女去外國讀書,以仿特區高官和富豪,卻又擔心,將來子女的「中文」就不夠好了。

世事無完美,我一定安慰:如果小孩在英美讀書成功,融入當地社會,畢業後還可以在那邊覓職謀生,不必再回來不知道「永續基本法」都有沒有把握的特區香港,那麼他將會是個自由、理性、明智的世界公民。

做世界公民,不必懂中文,只識一些漢語即可,而貴子弟──不,我又犯錯了,對不起,「貴子弟」和「賢伉儷」是真正的中文,漢語應該叫「你的孩子」和「你們夫婦倆」──你們的孩子出國之前,在香港生的,成長到十二三歲,梁振英說的普通話,他會聽得懂:教育局長的祝賀信,他會看得明白,其漢語即擁有了一定的基礎。

中文是不必懂的,因為中文是一門已經由中國人自行淘汰的語文了。

譬如:「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英國的學生讀英文,考試有文學欣賞(Literary Appreciation)一卷。語文好,首先會Appreciate好的東西。

這四句的氣魄,是中文有創作以來最宏大的。「岱宗」是座大山,「齊魯」是一省,「造化」和「神秀」都很抽象,「陰陽」和「昏曉」更是地域和時間的無限大。

一組非常宏大的字眼,兩句都用抽象虛無的詞來連接:「夫」和「鍾」,但「青」和「割」卻是實在的:青是顏色,連綿無邊,割卻是短促的一下子動作。這四句組合的視覺和意境,古往今來,像張大千的大潑墨,在一盞燈下半昏暗地看,讀了不但覺得人很渺小,心靈震撼,而且領悟天地生死的玄思。

這就是不朽(Immortality)的感覺了。中文可以傳遞這樣的感覺,而且在一些層次比英文好。

還有,「齊魯」是中文,而「山東經濟發展區」是漢語。齊魯有春秋戰國的時空感,而山東,在漢語的「領域」──除了GDP和「山東省政協富豪上市公司主席被中紀委調查」之類,並無人文的聯想。這就是中文和漢語的區別。

二十一世紀了,iPhone換了一部又一部,去外國就去外國,漢語和普通話一樣,與中國的十四億市場做生意,有實用價值,尚可粗通,與利潤無關的中文,相信我,此生可以不學。

上一則: 【扮靚籽】賺錢係其次 全職刺繡女

下一則: 過早用iPad - 左丁山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