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政務官公開信全文
民主黨劉慧卿訪問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時,引述一名已退休的高官指,若林鄭一上任,便有三位常任秘書長會請辭。特首選舉至今,似乎未有人從政務官的角度看這次選舉。畢竟,下任特首要落實政綱,也要公務員幫手推動落實。作為一個政府工作多年的政務官,有些事看在眼裡,不吐不快,故想特以此文來讓大家窺探大熱門林鄭月娥的為人。
林鄭月娥離任前夕,她出席效率促進組舉辦的座談會,當時出席的均是首長級公務員,林鄭向他們說,聽到有政務官不喜歡她,她解釋自己只是想做好件事,故要求高,若令人不開心,她可為此道歉。別人着眼於她的道歉,但我們看到的,是她想表達部分政務官表現不濟,未能符合她的要求,故她才罵人,結果令受責難的政務官不開心,其實這反映她缺乏自知之明。
我的觀察是,現時大部分的首長級官員,尤其是常秘或署長級的官員,並不支持林鄭。能位居署長、常秘這些高職,很多人做事也是十分上心、勤力,要求也高,但林鄭卻表現一種只有她一人才有承擔的感覺,其他人也是表現不濟。
的確,林鄭是「叻女」,寫文件清楚兼快手,口才頗好,但擁有這種條件,在政務官圈子中,大不乏人。林鄭勤力但朋友不多,沒有甚麼興趣,所有全部時間也投放在工作上,所以她可以做到很多事,甚至兼任下屬應該做的事,但這也正正是她的弱點,就是沒有團隊精神。
一位官員獨攬工作,做個小官(首長級第四級或以下)還可,但若升到首長級第四級(D4)以上,便一定要懂得下放工作、權力,聆聽大家的意見,集思廣益,協調團隊中的矛盾。
但林鄭的管治風格,卻是奉行中央集權,她決定要做甚麼、如何做、幾時做,誰也不能有半句異議。如果她做對了事,問題也許不大,但若她正是做一件錯事,便沒有人能勸阻她。
她擔任社署署長時推出的一筆過撥款、去年底的西九故宮博物館便是例子,即使有人提不同意見,她不會聽得入耳,還會蔑視力勸進諫的人。近年,政務官不時提醒她有些決定,隨時遭司法覆核,故要跟足程序,但她卻嫌人「阻住」她,不少人也在想,為何林鄭會變了這麼多?
林鄭欠缺親和力,官場裡,她不喜歡與別人談工作以外的事,沒有甚麼溝通可言,遑論說笑。一些趣聞、軼事,對她來說,是無聊兼浪費時間,她永遠板着面,別人說她離地、她不懂用facebook是不無原因。
只可惜,她這方面也缺乏自知之明,仍然把民望低、「嬲嬲」多,歸咎於沒時間、「冇鬍鬚曾咁好彩有阿聰幫手」,她似在暗示她競選辦中的年輕人不濟。公關固然重要,但如果她本人不能表達出友善、親和一面,任何公關也幫不上忙。
樓價高企,林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梁振英經常批評上屆政府沒有找地,當年林鄭出任發展局局長時,她不相信要這麼多土地供應,覺得公屋供應已足夠,毋須向房委會提供土地,連前特首曾蔭權不斷催促她要提供土地供應清單,她也置之不理,其實發展局手上早已有清單,奈何是林鄭沒有交出來予曾蔭權。
到梁振英上場,陳茂波接任,要全速找地,發展局即時可以拿出一張清單。若非發展局一早已做足功課,為何陳茂波能如此快速拿出這張清單呢?
這次選舉,足見林鄭如何雙重標準。論丁屋僭建問題,她說,這是發展局管轄,推莊給管轄發展局的曾俊華。但一說到教育,林鄭卻說即使教育局是在政務司司長轄下,但她與教育局局長卻沒有從屬關係。
曾俊華之所以不能過問發展局的事,官場十分清楚,因為曾俊華被架空,陳茂波可直達梁振英,有時梁振英要召開一些有關土地的會議,也會趁曾俊華沒空才召開。
在教協論壇上,林鄭說「一校一社工」的政策由她落實,此話一出,真是令人看傻了眼。這政策在90年代末討論良久,當時社署署長是梁建邦,林鄭當時是庫務科負責管錢,之後林鄭才接任社署署長。有傳媒更找到,是林鄭執掌社署第8日,有關「一校一社工」政策才正式推出來。梁振英上次把曾蔭權任內的長者兩元乘車優惠,說成是自己推出來,如今林鄭拿「一校一社工」來邀功,手法如出一轍,難怪別人說她是CY 2.0。事實是,令社福界怨聲載道的一筆過撥款,才是林鄭在任社署署長時硬推出來。
此外,林鄭在傳媒舉辦的論壇批評曾俊華減部門開支「0-1-1」,即大約3年內減約2%,但當年她在庫務科管錢,同樣要求部門減開支,只是她把名字改得好聽要一點,叫「資源增值計劃」,削減的幅度是3年內5%,比曾俊華提出的減幅更大。
政務官底線是不說謊,最多不談,或避重就輕,但如今林鄭已超越底線,不少高官拒做幫兇,即使繼續做,也要小心行事,事前取足她指示的文本。
政務官習慣改朝換代,替Government of the day工作,只要不違背良心可照做。梁振英領導的五年都就快捱完,但說梁振英自以為是,恐怕林鄭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林鄭熟悉政府運作,但態度比梁差,更無理取鬧。
以往,林鄭講原則、講規矩,她會因為同事不按足規矩而責罵他們,下屬也心服口服。但眼見我們認識的林鄭變至如此,令人心傷。
禢中仁
(編按:一名與特首候選人林鄭月娥共事過的資深高官,以筆名發公開信,講述林鄭的處事手法,及近年的作風轉變,《蘋果》全文轉載。)
Z8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