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大慈善家 - 20130405 - 蘋果日報

 

大慈善家

前陣子終於有機會拜訪汕頭大學,看到了傳說中的圖書館。那是台灣著名建築師陳瑞憲的手筆,簡潔大氣,但又充滿了各種饒富趣味的細節,整個內部空間的安排錯落有致,在殿堂般的恢弘氣氛和可以深藏的靜室之間找到了絕妙的平衡。在我見過的圖書館之中,這大概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一座了。硬體之外,汕大較為寬鬆的氣氛也很值得留意,一方是固有的國家體制,另一方是主要資金來源「李嘉誠基金會」,就在二者的複雜互動之間,反而給一些有心人帶來自主實驗的空間。
李嘉誠先生樂善好施,他曾表明心跡,把「李嘉誠基金會」形容成他的第三個兒子。這麼多年以來,受益於這「第三子」者,數不在少,恐怕大家都會感激李先生這位慈父吧。
每回看到李嘉誠先生的新聞,我都會想起美國的安德魯.卡內基。卡內基不只是現代史上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大資本家,也是一個大慈善家,不只設立了名校「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還創辦了福澤遍及全球的卡內基基金會。去世之前,他幾乎散盡財富,成為蓋茨等後來資本家的楷模。其名言「一個人死的時候如果擁有巨額財富,那就是一種恥辱」,就和李先生當年那句「富貴於我如浮雲」一樣動人。
可惜的是,卡內基的善舉並不能洗去他名聲上的污點。今天隨便上網一查,任何關於他的生平介紹,當然都會談及其營商之精明,行善之慷慨;但同時也都不會略掉發生在1892年的「紅斯泰得大罷工」(Homestead Strike)。隨着時代變遷,社會觀念的更易,那場罷工以及卡內基對待工人的態度,甚至成了界定他和他那個時代的要點。相比之下,種種善舉反而顯得不足稱道。
(工人的善舉二之一)

大慈善家 - 20130405 - 蘋果日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