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5日星期日

昨天哭,今天卻笑了 - 陶傑 | 2017-06-26 | | 蘋果日報

昨天哭,今天卻笑了 - 陶傑 | 2017-06-26 | | 蘋果日報

昨天哭,今天卻笑了 - 陶傑

中國導演馮小剛的:「有垃圾的觀眾,才有垃圾的電影。」在網絡引起愛國同胞指摘侮辱民族。
電影和觀眾如果將「垃圾」這類比較感性的詞彙拋開,確實只是赤裸裸的市場關係。就像一對夫妻的勾搭、倚賴、供求,好像前世註定,都像陰陽相配般的自然。所以老夫老妻連樣子都長得一樣,叫夫妻相。
中國話劇「雷雨」被譽為百年中國戲劇最完美的悲劇之作。「雷雨」之後並無劇本的悲劇精神可以超越。在「雷雨」面世後的幾十年,包括直到八十年代,中國人觀眾看「雷雨」帶着悲哀的心情。當劇中的周樸園與從前有一腿的魯媽相認,當觀眾知道魯媽的女兒四鳳與周樸園的兒子周萍是同母異父的兄妹,而兄妹又偏偏戀愛上了,要舉行婚禮。亂倫真相揭露,有如晴天霹靂,這是「雷雨」希臘悲劇精神爆發的一刻,歷代觀眾至此,無不垂淚。
但是當香港話劇「雷雨對日出」在香港演出時,台上演出這段折子選段,台下的觀眾並非年輕人,皆是五六十歲的成熟年紀,看到這一段卻發出笑聲。
「雷雨對日出」講曹禺台上台下的一生,暗諷中國「文革」之摧毀創作心靈。一齣戲連結曹禺兩大作品,本來是一部雙重的悲劇,結構很聰明。這齣戲,如果讓曹禺、巴金、傅雷、陳夢家、陳歌辛、上官雲珠、周瘦鵑,無數亡靈,回到新光戲院看了這台戲,他們會痛哭失聲。
但正如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說:「我在台上演的是悲劇,但得到的是台下的笑聲。」三島由紀夫痛感於戰後日本一代,忘記了過去,國魂淪落,憤而切腹殉國。戲和觀眾永遠有互動的關係。五十年後下一代的電影觀眾,可能已經是蘋果手機第二十代的消費者,那些他們回過頭看迪卡比奧的「鐵達尼號」,看到海上生離死別的一幕,那時的觀眾看到這類,也會響起笑聲。
為何發笑?由社會、文化、人性心理的綜合角度,這就說來話長。對於不同悲劇,不同世代的人,在不同的物質生活裏,有不同的感受。有的是因為「哀莫大於心死」,有的是出於麻木和冷漠,而更少數是出於昇華和超越,以前看了會哭的,今日不再流淚,反而到了明天,回頭再看,會笑出聲來。然而不管由哭變笑,背後是甚麼動機,寫戲的人必須留意:世界變了,人性也變了。
譬如拍一齣以「中國懲越戰」為背景的戲,一方是人民解放軍,另一方是越南「匪軍」。當年很著名的情節:一名解放軍受傷,女解放軍解衣給這個「男戰士」餵奶。一九七九年中國開動政治機器,如此場面也引起一片愛國的中國人感動而流淚。今日你再將這種場面搬上舞台或銀幕試試看?不要說越南觀眾和外國人嘲笑,連中國的小鮮肉觀眾也會響起一陣笑聲。



Z8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