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2日星期六

蘋果日報- 獅子和狐狸 - 陶傑

獅子和狐狸 - 陶傑

香港爆發反蝗示威。加拿大向中國「投資移民」關上大門,西班牙到處有所謂「辱華」標語,或者認為,要錢不要人;或者終於認識到中國人帶來的旅遊消費利益,長遠抵不上對安寧生活的破壞。此一次,不幸漸成全球氣候。

特府梁班子本來呼喊「港人優先」,看看形勢不對,慌了,「港人優先」即刻改口為「照顧內地人民感情」,並宣佈好消息:十年之後,香港的「遊客」數字,由現在的每年五千萬,增至每年至少一億。

但是數字越大,除了大地產商,香港的主流民意,包括中小企業和中產階級更憎厭。

因為在文明世界,「數量」(Quantity)和「質素」(Quality)是不同的觀念。

伊索寓言「獅子和狐狸」在西方的童話書裏,奉為佳品。

孤狸譏笑獅子:每胎只生一隻幼獅,而狐狸自己像貓狗一樣,一胎卻能生五六隻。但是母獅回答:「然而,我生的是獅子。」

意思就是:美好的東西,永遠在於質,而不在於量。不丹對遊客有限額。意大利的卡布利島(Capri),每年限制遊客數量不超過二千。馬來西亞的施巴丹潛水勝地,珊瑚像仙苑,水如藍晶,熱帶魚的品種繁豐,但是交通荒僻,馬來政府不想太多潛水客,更不會建設「配套」,迎接中國海鮮消費團──有了「配套」,像馬爾代夫一樣天天有往來中國的旅遊航機,不錯,會製造海鮮酒家,然後是足浴、按摩的無限商機,但是這種熱錢,馬來政府不要。

中國人有數字的迷信。然而一個美好的世界,質量在數量之上。英國科學家霍金在劍橋講一課,起立鼓掌的觀眾,每次只有數十個科學家的同行,但他們都是文明世界的精英。趙本山在「春晚」講一個笑話,有一兩億觀眾鼓掌,但這個市場,是農民。不錯,數目很重要,但劣質和平庸的數目泛濫了,會毁掉生態。獅子是獅子,狐狸是狐狸。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