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9日星期三

打香港工住深圳樓 - 林夕 | 2017-08-09 | | 蘋果日報

打香港工住深圳樓 - 林夕 | 2017-08-09 | | 蘋果日報

打香港工住深圳樓 - 林夕

有朋友就是在深圳租屋,在香港上班,最初也是在新界租村屋。但是他想一個人住,回到自家裏,有自己的私人世界,這樣的要求會不會太高?還好吧,地產前線人員不是說,一個人出來住是改善生活嗎?偏偏他又租不起六千到一萬一層過的,好不容易找到一間一分為二的村屋,面積與租金割為一半,剛剛好。好景不常,無阻收樓不租,遂北遷深圳,五千人民幣租開放式單位,一個人住的願望達到了。每天港深兩地跑的日子過得如何?只一河之隔,好像沒什麼大分別。
最初每日過關兩次,雖然用卡一拍就可以,畢竟有着過海關得感覺,還是有壓力,有時帶一部自用手提電腦回去,雖然沒犯事不用繳稅的,心裏還是有隨時被抽查被問這問那的陰影。然後,漸漸就習慣了。
最初一下班,先要做一個決定,在香港吃晚飯還是回深圳家再算。於是,由快要下班時要不要約人,到等不到人來約肯定可以回家,這番糾結等待也不太好過。後來,也漸漸適應了;再後來,也認識了一些深圳朋友,也可以吃吃飯聊聊天,所以,回去再算。到後來,香港朋友就比較少機會聯絡。因為,沒理由回深圳之後,香港朋友來約,又再度出關,這聚會的門檻也太高。
最初一過關,手機上的香港幾乎就要消失,很多要看的新聞資訊要用香港卡,比較破費。香港真有甚麼不知道就會活不下去嗎?也不會,翻牆時靈時不靈,反正回港又是一條資訊無礙的好漢。於是,後來也適應了,在深圳家看的新聞無趣,也就不看,隔了一天在港時間的空隙看,也不方便,這條好漢也就不好此道,只觀看深圳能看到的娛樂體育之類節目,對於香港種種,變成知不知之間,例如雨傘期間,資訊不平衡,聊起來比較艱難。後來,大家也都適應了,就談別的吧,反正又不會因此活不下去。
最初在深圳外面吃飯,有種種陰影,也有點擔心,但見人人如此,也漸漸習慣了無所謂了,後來有當地朋友指引,知道哪些店比較安全,人更精明,對於食安問題有一定自保方法,也無所謂了。
這就是打香港工住深圳樓的生活日常,若我們覺得很平常,沒變樣,只因為人的適應力遠比想像中高,若問有沒有犧牲了什麼?人的妥協能力,連當事人事前事後也不知覺。總之,其中複雜處,絕不是輕言大灣區生活圈快靚正的人所能想像。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