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星期日

蘋果日報- 岳飛之謎 - 張傳倫



岳飛之謎 - 張傳倫

少小時,聽鄉紳「說岳」,大人們嗟嘆不已,說我們這個國家出最好的人,也出最壞的人,這一好一壞,「自古正邪同冰炭」的兩個人,正是岳飛和秦檜。岳飛被殺於風波亭,千古奇冤,要殺岳飛的是秦檜,更是身兼皇子皇弟的宋高宗,因為最不願徽欽二聖還駕的正是這位當朝的皇帝,金甌嘆缺、偏安一隅的皇帝也難捨九五之尊。


朝野上下多年的戰和之爭,終於以岳飛為首的主戰派即將大勝而畫上句號,決定岳飛命運的時候也就到了。高宗明諭主和之意,秦檜說還請陛下慎重考慮三天,再做定奪。元帥岳飛絕不是國務總理秦檜可以輕易殺掉的,皇上鐵心殺岳,他才敢有恃無恐地組織實施。三天後,皇上聖意已決,主和。秦檜第一要做的是羅織岳飛的罪名,封建社會奉旨殺人、依律殺人也要有無可逃綰的罪名方可定讞行刑,而岳飛的忠誠是無懈可擊的,於是元帥韓世忠問秦檜「岳飛的罪名是甚麼」?秦檜回答「莫須有」。千年來,人們一直認為這個「莫須有」,是「沒有必須有」,「也許有」。新的解釋是,陳魯豫採訪李敖,李敖說他在宋書中查到,「莫須有」是宋時的口語,甚麼意思呢?「等等看會有」。李敖沒有說明是在哪一本宋書中看到的,知識需求確切,我很想知道究竟是哪一本宋書?


二○一○年,李敖在劉長樂的安排陪同下,訪問杭州,許是因了岳王墳就在西子湖畔的緣故,李敖談岳飛,爆料最多,舉其大要有三:言及「莫須有」這一罪名,較之接受陳魯豫採訪時,稍有不同的是他特別聲明查閱了二百多種宋書,方得此結論。更為爆冷的一條是理學家朱熹不喜岳飛,針對岳飛有「驕兵悍將」之諷,此語於「岳家軍」亦不無貶抑。其三,岳飛被殺有一罪名是岳飛罵皇帝乘坐的車,侮辱聖上。秦檜的「等等看會有」,最終找到的會不會是這「指斥乘輿」的罪名呢?李敖沒有說,至於李敖此番說出有此「指斥乘輿」的罪名,所依何本?仍是無一語涉及,所幸李敖其人是考據的高手,一向善用證據說話,斯言不虛,亦乎可信。


岳飛文武全才,有詩文傳世,聲聞遐邇的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自明代中葉以後,每當國難當頭、外侮當前,這首詞無疑是鼓舞國人奮起鬥爭的沖天號角。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期間,國民黨中央廣播電台清晨播放的第一個曲目是這首慷慨激昂的《滿江紅.怒髮衝冠》,一首詞可以產生偉大的號召力,文學藝術有如此作用,於國史中觀之,此乃絕無僅有的孤例。《滿江紅.怒髮衝冠》,近代學者余嘉錫最早著文指出非岳飛所作,是為明人的托作。余氏之後夏承燾於一九六一年發表〈岳飛《滿江紅》詞考辯〉一文,與之桴鼓相應,贊同余氏所論之外,且有新見。一九八○年,台灣《中國時報》,發表孫述宇〈岳飛的《滿江紅》?──一個文學的質疑〉一文,注重於詞的文字內容和詞作風格的疑義闡發,這篇文章很快在內地的《參考消息》上轉載,迄今為止,余、夏、孫關於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詞的研究,仍是最有說服力、庶幾可為定論的考證,我亦服膺其說,只覺三君考證之文,於文章題目似不應簡化命題,《滿江紅》三字詞牌之後,須加諸「怒髮衝冠」四字,屬岳飛名下《滿江紅》詞有兩首,兩首詞的首句分別是「怒髮衝冠」和「遙望中原」,世人知之不多的「遙望中原」,學術界素無真偽之疑,奉為岳飛親作。筆者於此特為標舉,並非要做目珠之判,「怒髮衝冠」一詞,雖嘆托作,猶不失其自明中葉以來無比巨大的價值和無可取代的歷史作用,所謂「疑之而其詞不因我而廢,聽其流行可矣」。然觀真作「遙望中原」,聲華不振,恒遇世人淡忘,真亦不彰,可為一嘆!


「怒髮衝冠」一詞最早載於明代嘉靖十五年,徐階編輯《岳武穆遺文》,乃據明弘治十五年浙江提學副使趙寬所書岳墳詞碑收文,此之前,不見經傳,宋元正史稗文均無一字記載。數百年後,此詞忽現於明中葉後期。趙寬碑記中述及岳飛名下另一首五律《送紫岩張先生北伐》,清人王昶考訂為明人所作,第五六句「馬蹀閼氏血,旗梟可汗頭」,分明就是「怒髮衝冠」詞中,「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翻版。最令人信服的證據是岳飛蒙冤七十年後,其孫岳珂編著《金陀粹編》,未錄「怒髮衝冠」一詞。珂富收藏,玄鑒精微,於宋時賢詩文搜集,不遺餘力,更無疏漏乃祖這首聲震九州的大作之理。何況其父岳霖先期訪求岳飛遺書文稿,始於嘉泰三年恭撰《岳王家集》序文至端平元年再版此書,凡歷三十一年,仍未裒輯此詞入書,適乃又一力證。


「怒髮衝冠」下闋「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一句,嚴重違背地理常識,岳飛伐金的終極目標:直搗黃龍府!其址在今吉林境內,賀蘭山在甘肅河套之西,相距數千里之遙!南宋時屬西夏國,「這首詞若真出岳飛之手,不應方向乖背如此」!承燾此說,的乎杰識!若止於此,又非完論,妙在其繼而據史考證明代北方韃靼逼居河套,進則騷擾東北西北,由明中葉迄至明亡的一百多年間,韃靼鐵騎鞭鋒所向西指甘、涼,十有八九取道賀蘭山陰。大明王朝終於在弘治十一年,有賴明將王越在賀蘭山的卓越指揮,方始擊敗韃靼,打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大勝仗,「踏破賀蘭山闕,在明代中葉實在是一句抗戰口號,在南宋是決不會有此的」。只有明代人才會有此地理形勢的認識和時代意識。有鑑於此,夏承燾進一步推論「怒髮衝冠」的作者是明將王越或為其幕僚代筆之作。然依現有資料審之,明確「怒髮衝冠」究為何人所作,落實在名頭,尚無鐵案可定,明人托作允稱無疑。


四十年前孫述宇論文傾向於文學上的質疑,風裁格調,甚以為與岳飛真作《小重山》一詞蘊藉大不相同,「《滿江紅》,激昂慷慨,英風颯颯,是一首英雄詩。但英雄詩是做不到英雄的詩人想望着英雄而創造出來的。真正的英雄心裏未必有很澎湃的英雄感情,因為他們既能做英雄之事,便不會把這些豪傑事務看得這麼了不起。岳飛多年奮鬥和掣肘挫敗的閱歷經驗在情緒上留下了印記,他的『小重山』詞,就有一種深深失望而生出的欲說還休的味道。相形之下《滿江紅》是一首有事迹、有心志,但沒有閱歷的詞」。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